听着任雅相的感慨,无论许敬宗亦或裴怀节都深以为然。
满天下的测绘舆图、到处安插秘谍,这两件事如今几乎成为兵部最大的功绩,不管是当初的太宗皇帝东征高句丽,亦或是现在大唐不断对外用兵,都深受其益。
然而这两件事最是需要耐心以及花费无以计数之金钱,换了旁人,绝难做到。
兵部尚书乃是流官,任谁都很难在这个位置上长久做下去,所以没有谁愿意这样不计回报的深耕细作——三两年便调任离开,成绩未出却花费巨资,政绩没见到却有可能遭受弹劾,哪有人愿意去做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偏偏房俊就这么做了。
他不仅自己做,还在卸任之后寻找到崔敦礼这样的继任者,沿着他的战略方针坚定不移的执行下去……
时至今日,终于回报颇丰。
*****
使团三位主使一夜未睡,将诸般资料详细阅读之后汇总在一处,分门别类予以归纳,得出有用之信息,而后根据这些信息磋商出一份谈判策略再予以完善。
将至天明的时候才告一段落。
许敬宗打着哈欠,道:“暂时先这样吧,有一份粗浅的策略便足矣,毕竟此番谈判定然旷日持久不可能一两次会晤便敲定下来,所以诸般细节以后再慢慢填充、随机应变。”
裴怀节也有些熬不住,点头允可。
这可不是简单的熬夜,还需耗费大量心神,难免精力不济。
唯有任雅相兴致勃勃、精神抖擞。
中书侍郎这个官职看上去是皇帝近臣、位高权重,实则每日里都是重复一些辅佐陛下处置政务的工作,繁冗、重复且枯燥。现在陡然处置这样攸关帝国战略的大事,且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予以建议,着实令他很是兴奋。
三人小憩了一会儿恢复精神,简单用过早膳之后将使团成员叫到一处,将昨夜拟定的谈判策略予以公布、统一步调。
辰时左右,于王宫另外一处偏殿之内,与大食使者进行首次会晤。
诸人刚刚坐定,谢赫便抢先发难、试图占据先机,他激动的站起身,手扶着桌案上身微微前倾,恶狠狠的目光直视对面诸人:“你我两国虽有误会与摩擦,大可通过外交途径予以解决,何以纵兵直入我国腹心之地,毁我城池、屠我军队、杀我子民、掠我财富?大唐号称礼仪之邦,此等卑劣凶狠之行径却无野兽无异,残酷暴虐、人神共愤!”
他的汉话其实很好,但此刻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