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洛阳,则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再利用袁家的号召力,与陈龙决一死战。
陈龙渐渐看清王允的计策,自然不能让他得逞,更不能轻易让汉献帝迁都成功。恰好陈龙手中有着诋毁袁术最好的杀手锏,汉献帝诏书发出的第二天,已经满城都是揭发袁术的大字报,上面只有一行大字:“袁公路私藏玉玺,早有篡位之心!”
这消息如同巨型*,瞬间轰满全城,炸裂了保皇派的信心。袁公路四世三公之后,竟然早有篡逆之心?!每个人都在谈论这件轰动全国的大事,王允终止了迁都的计划,所有的焦点都集中到袁术是否真的私藏玉玺这件事上。若此事被证实,汉献帝托庇与袁氏家族的计划自然破产,还要打出灭袁氏家族九族的旗号,那远在冀州,实力强大的袁绍怎么办?你王允加上王越打得过吗?
此时的袁绍,已经逐渐掌控了整个冀州。袁绍当日离开洛阳,把朝廷所颁符节挂在上东门上,逃亡冀州。董卓下令通缉袁绍,当时有人劝董卓说:“废立大事,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袁绍不识大体,因此害怕逃跑,并非有其它意思。如果通缉他太急,势必激起事变。袁氏四代广布恩德,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如果袁绍招集豪杰,拉起队伍,群雄都会乘势而起,那时,关东恐怕就不是明公所能控制得了,所以不如赦免他,给他一个郡守当当,那么,他庆幸免罪,也就不会招惹事端了。”于是,董卓任命袁绍为勃海太守,赐爵位为邟乡侯。
诸侯讨伐董卓之时,袁绍是最有号召力的人物,这不仅因为他的家世地位,还因为他有诛灭宦官之功和不与董卓合作的举动。本来,冀州牧韩馥恐怕袁绍起兵,故派遣几个部郡从事驻勃海郡监视,限制袁绍的行动。这时,东郡太守桥瑁冒充三公写信给各州郡,历数董卓罪状,称“受董卓逼迫,无以自救,亟盼义兵,拯救国家危难”云云。韩馥接到信件,召集部属商议,他问大家:“如今应当助袁氏呢,还是助董氏呢?”治中从事刘子惠正色说:“兴兵是为国家,如何说什么袁氏、董氏!”韩馥语塞,脸有愧色。迫于形势,韩馥不敢再阻拦袁绍,他写信给袁绍,表示支持他起兵讨董。
关东州郡起兵讨董,推举袁绍为盟主。袁绍自号车骑将军,与河内太守王匡屯河内,韩馥留邺,供给军粮。豫州刺史孔伷屯颍川,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与曹操屯酸枣,后将军袁术屯鲁阳,各有军队数万。
董卓得知袁绍在山东起兵,就把袁绍的叔父袁隗以及在京师的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