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上都是以英国接连失败为结局,还没到最后的协议签订,可明眼人也已经能看出来了。
加上陈志文收购置地之后,又连续出资入股了恒隆地产与多个本土地产上市公司,并通过海信银行或者其他银行提供贷款的模式,从而将大量停工的项目给续上了,上万的建筑工人也因此有了工作机会,社会的稳定性也得到了提高,连同香港的恒生指数以及地产市场都稍微好了一点。
“被地产绑架之后,也就只能依靠地产才能恢复经济了。”陈志文看了看报纸上所写的关于经济的好消息后,无奈说道。
很多国家其实也都一样,哪怕是一些工业强国,也会被地产所绑架,实在是,地产所带来的收益太直接了,比工业要容易多了,哪怕是发达国家也是一样,比如英国,现在一个家庭两个成员,靠着工作,不吃不喝3年能够买一套面积适中的公寓,可到了40年后,这个时间会变成10年,美国也是一样,哪怕有房产税也挡不住炒房之风,次贷危机就是因此而出现,那些没有房产税的地方就更是如此了。
“现在的情况也只能这样了,就是我们,也只能将工厂逐步转移出去了。”红牛的总经理,秦志豪说道。
“的确也只能如此,特别是内地的人工便宜,湾湾的电子产业链更完善,香港这边已经没有任何优势了。”美的总经理雷盛利也点头说道。
香港目前的平均工资已经超过了一千港元,而红牛、美的这些工厂,一般福利待遇还要更强一点,虽说美的的高利润可以轻松养几万员工,但企业毕竟不是慈善,不可能长期故意养人,而且还有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美的也许能够养得起那么多人,可美的的供应商不行,他们都会迁走的,总不能还让美的出钱,再养他们吧?那岂不是成为妥妥的冤大头了?
“这样来看,很快就要面对裁员的问题了。”陈志文点点头说道,其实在十年前,当他在香港开始扩建电子工厂与饮料工厂的时候,就知道肯定会有这一天,未来香港的工资,肯定是不适合这些大规模人群密集的简单制造业的,哪怕是游戏机甚至电脑组装,产品利润高归高,但改不了组装就是低端制造业的事实。
可当初他也不可能在其他地方大规模建厂,只能选择香港,且就算选择湾湾,也一样会在未来迁移进内地,湾湾本土的电子厂,除了高端的芯片或者液晶,其他的,基本上也都会最终迁移内地。
“部分有技术能力的人,我们不会裁,而是会送到未来的内地工厂,以内地现在的情况,大学生基本上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