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以及技术标准,成立连锁餐饮集团。
到了那个时候,小汪就将成为该餐饮集团的联合创始人。
假如换一种情况,汪玉衡可能不会被这套说辞打动,但他当时的状态有点特殊,又或者梅闻化这个人特别擅长于说服,小汪居然神差鬼使般就答应了。
餐饮集团的联合创始人这件事,要等到将来再说,梅老板给他的第一个工作任务,就是把隔壁的店面盘下来,然后与现在的店面打通,并按照统一风格装修。
汪玉衡完成得非常好,别看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项目,但零零碎碎各种手续也不少,都是他跑下来的,装修工程也是他从头盯到尾。
在此过程中,汪玉衡的状态渐渐调整了过来,因为有事情做且能做得很好,他也找到了积极自信的心境。
做完这件事,梅闻化又告诉汪玉衡,想要经营管理好面馆,就得掌握所有的核心技术与工艺流程
具体的说就是他要学会做每一道面,包括菜单上有的或者可能会有的。
现在的食品工业已经相当发达,后厨就有面条器,按要求投料并设定好参数,可以加工出各种面条。
可是梅闻化却要求他学会自己亲手做,从和面开始,和、揉、发、烫、擀、压、拉、切、削、抻、甩、漏等各种手艺都要掌握。
他需要学会制作各种不同的面条,且对其特点心中有数。至于为什么,梅老板给出的解释是——要知其所以然。
虽然平日店里卖的面条,都是用机器现做的,但机器也是在模仿人。汪玉衡要知道哪种面条需要什么样的口感、机器做出来的合不合适。
有时由于温度、湿度乃至地域、季节的区别,包括每批原材料的微妙差异,最合适的口感可能都不一样,需要根据情况做出改进,而不是在机器上设定好固定的参数就行。
除此之外,汪玉衡还要学会制作全部的浇头,有提前卤制的也有当场现炒的,总计一百零八道,就跟要上山聚义似的。
梅山面馆里卖的浇头只有十八种,而这十八种就是在一百零八种里筛选出来的。
梅老板的要求可不仅是按菜谱做出来就行,哪怕是同一种食材、用同样的工序,有时候做出来的滋味也是不一样的。
汪玉衡要真正学会怎么做,掌握各种口味的特点还能随时灵活调整。
汪玉衡学会了吗?从他给面馆打工到现在,只有区区半年时间,只能说勉强学了个大概,离达到梅闻化的最终要求还差得很远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