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那头沉默了很久。当基辛格再开口时,语气已变得疲惫:
“我们会安排红十字会的补给车队……但你必须保证第三军团的安全,当然,我会尽可能的让开罗约束他们的军队。”
梅厄望向窗外,耶路撒冷的夜空繁星点点。
她想起三十年前在基布兹种玉米的日子,那时她最大的烦恼不过是旱灾和蝗虫。
而不是阿拉伯人,但是现在呢?
对于阿拉伯来说,他们从来都不打算接受以色列的存在,那么……以色列就只能用自己的拳头去维护自身的存在。
“只要萨达特愿意和谈,”
她最后说道:
“他的士兵明天就能得到补给,否则一滴水也没有!”
现在受困的埃及第三军团被切断了所有补给,因此成了以色列的人质筹码。
谈判的主动权,已经到了以色列的手中。
……
10月24日正午,在开罗方面同意停火之后。
苏伊士运河东岸那些被包围的埃及士兵看见以色列吉普车扬起白旗驶来。车上的扩音器用阿拉伯语循环播放:
“领取水和医疗包……放下武器者不视为战俘……”
起初没人动弹。直到一个十八岁的埃及列兵突然丢下枪,踉跄着向吉普车跑去。他的排长举枪瞄准,但最终垂下了手臂。
到日落时分,沙地上插满了倒立的AK-47步枪,远远望去就像一片诡异的金属森林。
在摄影机前,以色列军医忙着给脱水严重的战俘输液,有个年轻士兵甚至把自己的水壶递给一个嘴唇干裂的埃及军官。
“为什么?”
军官用生硬的英语问道:
“我们昨天还在互相杀戮。“
那个士兵耸耸肩:
“《圣经》说,你的仇敌若饿了,就给他吃;若渴了,就给他喝。”
他看着这名军官说道:
“现在战争已经结束了。”
在这个时候,他的形象好像高大了起来,但是……就在几天前,他们宁可让这些埃及人渴死,也不向他们提供一滴水。
是用水作为武器把这些埃及士兵当成了人事,当成了筹码。
现在反而要去进行表演了,在世界的面前……
远处,一架联合国观察直升机正在盘旋。夕阳将运河染成金色,水面漂浮的油污折射出彩虹般的光晕。
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