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次的数据分析。
“白矮星”哈尔西语速很快,带着难以掩饰的兴奋:
“这意味着它的前身,疑似一颗质量远超太阳的蓝巨星或更庞大的恒星,蓝巨星的寿命较为短暂,它们会在一次绚烂的超新星爆发中结束生命,其外围物质被抛射殆尽,最终核心坍缩成白矮星、中子星或黑洞。”
她指向屏幕上那颗孤寂燃烧的白矮星,语气变得凝重,并充满历史的厚重感:
“这个星系,在极其遥远的过去,曾是一个庞大而活跃的恒星系统。
但它的辉煌期同样短暂,其主星很可能在宇宙诞生后‘没多久’,或许仅仅数十亿年内就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如果毁灭性的超新星爆发,产生的能量足以摧毁内轨道的一切生命迹象,并严重扰动外轨道,导致行星被抛离或相互碰撞、毁灭。”
科塔娜适时补充道:“根据对白矮星冷却模型的测算,以及周边星际介质中重元素丰度的分析,这个星系的剧变发生在约100亿年前。
我们眼前所见的这片死寂,已经持续了超过百亿年,这远远超过了太阳系甚至地球的年龄。”
哈尔西则是进行总结:“塔沃兰提斯人指向这里,如果真与神印创造者有关,那也仅仅是捕捉到了百亿年前残留于此的一丝.几乎湮灭的痕迹。
时间,是这个星系最好的保护色。”
“.”
闻言,隋猛沉默的伫立在观测窗前,凝视着远方那颗散发着冰冷、苍白光芒的白矮星,以及那两颗在它引力下苟延残喘、注定一片荒芜的类地行星。
正如哈尔西所言,在如此漫长的时间尺度,和一个经历如此剧变的星系环境下,生命,哪怕是神印创造者那种级别的存在,留下可供追溯的实质性线索的可能性,已然微乎其微。
眼前的景象,更像是一座跨越了百亿年时光、空无一物的远古坟墓。
短暂的沉默后,隋猛转过身,他的声音恢复了惯有的沉稳与决断,在舰桥内清晰的响起:
“命令:第六连队各分舰队,按预定侦查编组,分别前往剩余的两颗类地行星。
执行全方位、多波段的地表及地下深层扫描,动用一切可用的探测手段,包括但不限于地质雷达、中子扫描、量子共振成像等。
寻找任何非自然结构、异常能量信号或人工造物痕迹,无论其多么微小或古老。
命令六连分余出巡洋舰及其护卫舰小队,留守传送门坐标,与本舰一同保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