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都是他们!带的是什么路!根本就是糊弄事!』
『早知道就跟东坊的人一起走了!听说他们找到了一个野塘,可是捞了不少螺!』
『还不是这些公子哥没用!平日里高高在上,真到了要命的时候,什么忙也帮不上!』
抱怨声在暮色笼罩的坊市间低低回荡。
而骠骑军方面,庞统果然如他所说,进一步减少了挪用的军粮对普通粥棚的补充,粥水肉眼可见地更加稀薄。
同时骠骑军还宣布,粥棚会在三天之内撤销,取而代之的是每个坊内的基础口粮供给。有人刚开始的时候觉得这基础口粮也好,但是经过一番算账后发现若是不劳作,不找到新的食物来源,便是只能勉强有每日一碗稀粥。
这种变化,使得依赖救济的老弱妇孺更加艰难,也使得那些外出劳作却收获不佳的青壮家庭,陷入了更深的焦虑。
一部分百姓开始麻木地接受现实,只会唉声叹气,咒骂命运不公;也有一些人心思活络些的,则开始悄悄打听那些收获颇丰的坊市是如何找到食物的……
士族子弟也是如此,原本一潭死水的邺城南城,开始渐渐的有了波动。
……
……
就在这希望与失望交织、怨气与求生欲并存的氛围中,骠骑军的行动再次悄然展开。
次日清晨,南城几个主要的十字街口,贴出了醒目的『寻食榜』。
这榜单不仅仅只在一处,在各个主要通道都有,还有军中小吏在大声宣扬。
榜上并非空泛的鼓励,而是用简明的图示和文字,标注了昨日各支采集队伍大致前往的方向、主要获得的食物种类,以及用加大的字体标明了带队者的姓名……
百姓不需要看懂所有的文字,但是能知道昨天那些人去了哪里,发现了什么新食物,而看得懂文字的士族子弟则更是瞪大双眼,似乎要将榜单上面的每一个字都背下来,记在心中。
这张榜如同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冀州士族子弟之间在昨日的成果与差距。
昨夜还在相互埋怨的坊民,此刻此刻相互之间的目光,就变得更加复杂。
羡慕、嫉妒、不甘……
种种情绪在沉默中发酵。
但是很快,这些百姓民众就发现,往城门外的那些人脚步越发的匆匆起来,便是恍然,也顾不得再酝酿什么情绪,甚至连昨天晚上有个别人说想要找骠骑军『理论』基础口粮的事情,都丢在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