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礼离开。
吕常言走至窗外,对顾正臣言道:“老爷,有十几辆马车去了梁国公府,里面有不少北伐之后被封的伯爵,还有一些京军卫所将官。也有人前往燕王府,只不过被挡了回去。”
顾正臣叹道:“这就是皇帝的目的啊。”
吕常言不知道顾正臣所说的目的是什么,是看清楚哪些勋爵将官与蓝玉走得近,还是给蓝玉结党创造机会,还是让蓝玉变得强大起来,进一步形成势力,压制镇国公府。
顾正臣没说,吕常言也没问。
朝廷要东征的消息,让金陵热闹了起来。
在死人船带来的轰动影响之下,《倭人杀我周召》及其讨伐日本檄文便传开了,征东的民意初步凝聚。随后关于倭寇进犯大明的书籍不断出现,在有意的舆论引导之下,在宣传学院的推波助澜之下,倭寇的罪行也逐渐为世人所知。
这一把火燃起,朝廷压抑了下去。
随后是奉旨东渡的三十六高僧被杀,日本高僧请旨东征,民意再次燃起,朱元璋再次压抑下去。
伴随着朝鲜倭乱严峻,四处开花,难以防备,朝鲜察觉到大明东征的可能性之后,借机以宗主保护藩属国,请求大明东征。
到这里,东征的条件已基本成熟。
只不过顾正臣一直都想让朝鲜出粮出煤,苦于没个直接的机会与借口,这才反对东征,直至李芳雨答应条件,切切实实属于朝鲜的“破财免灾”了。
再一次抑下东征,还没等多久,黄时雪、李存远这枚棋子还没使出来,突兀地跳出来了一个陈祖义。
看样子,还是真正的陈祖义……
那就不能怪其他人了,只能说他命不太好。
于是,与室町幕府的火器买卖文书被拿了出来,又添了几笔,成为了促成东征的最后助力。
四次压抑,终以陈祖义的凌迟被掀开,东征已定!
民心大顺,欢腾鼓舞。
以至于,陈祖义被凌迟时,太平门外严重堵塞,就连能看到凌迟之地的高地、酒楼等,也都站满了人。
陈祖义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兄弟被砍了头,然后挨了一刀又一刀,痛苦地喊着什么,只不过嘴上的伤好像更严重了,呜呜的就是说不清楚,但陈祖义的身份已经由潮州府作证,这一点也在行刑前公开了,不存在没有验明正身的事……
顾正臣站在更远的高处,拿着望远镜看着,暗香袭来,一道倩影走上前。
黄时雪秀眸微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