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现在汴京城对更好的纸张以及更好的印刷技术的需求,是元丰八年的数十上百倍!
旁的不说,单单是汴京新报和汴京义报的发行量,就足以养活造纸司上下了。
更不要提,宋辽交子的大量发行。
以及随之而来的,对纸张以及油墨、印染、防伪技术的需求。
这一切的一切,使造纸司的规模,在三年间,膨胀了十倍!
如今,已是一个拥有各种技术工匠、雇工数千人,上下官员三百多人的庞大机构。
在赵煦的重赏之下,几乎每个月,造纸司都能上报一项或者多项新技术。
新型纸张、新型油墨、新的活字技术……
疯狂迭代之下的结果就是,如今的汴京新报和汴京义报,都已经用上了铅活字的印刷机器。
其技术水平,大概类似于欧洲的古登堡印刷机。
正是这一技术的出现,使得汴京新报的发行量不断突破新高。
如今,最高日发行量已经达到了十万份!
辐射了整个开封府!
还随着各地商贾,流向了天下州郡,乃至于辽国、西夏、青唐吐蕃、交趾、西南五姓蕃、大理国等。
专一制造军器局的成绩如此突出。
赵煦自然不得不赏!
于是,在五月庚午(25),降出诏书——沈括本官自朝请大夫(正六品)为中散大夫(从五品),进龙图阁学士,进封会稽郡开国公,加食邑四百户,食实封一百户。
至此,沈括的官爵勋禄,终于回到了元丰二年,永乐城之败前的水平。
同时,赵煦还加封沈括的妻子张氏为临安郡夫人。
相比起对沈括的加封,无疑,赵煦对其妻子的加封,更让沈括欢喜。
这从沈括第一时间的反应就能看出来——他在入宫谢恩时,特别感谢了赵煦对其妻子的加封。
这就是实在是让人有些忍俊不禁。
须知,大宋制度,命妇的加恩,在理论上都是由皇后/太后的名义下达的。
所以,一般来说,谢恩的话,是命妇入宫到皇后/太后面前谢恩。
不需要臣子专门给皇帝谢恩。
而沈括此举,无疑是赤裸裸的暴露了他气管炎的本质。
让朝野上下,取笑了好久。
沈括【沈季常】的诨名更响亮了,其妻张氏的名声,难免受到了影响——总有些眼红的,喜欢风言风语,以贬损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