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们都明白这一点。我们虚构这个细节纯粹地、绝对地只是希望能更好地提醒读者不要忘记安全守则。)很难解释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发生的。我们只能根据最终结果进行一些猜测。这只徘徊于许愿机环境中的危险生物身上可能写有某种指令,要求它消灭一切能看到的入侵对象(它自身可能正是这一愿望的产物,因为一个自然产生的生物实在很难像它那样充满纯粹的破坏性)。很显然,这和「把它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反暴力主义者」是有所冲突的。面对这个小小的问题,那台许愿机的解决方案是设法把它加入了例外条款——成为了许愿人本身的一部分。
(笔者后注:本案例的重点在于一个聪明但不完全规范的指令是如何挽救却又影响了许愿人的一生。请别再来信询问那怪物具体是成为了哪一部分。总而言之,那是一个正常情况下再也没法看见许愿人本人的部位,而且正如前文所强调的,这绝对只是一个虚构案例。)
这当然是不值得提倡和模仿的办法,但它也给我们几条思路上的启发。首先,永远别忘记第一条安全守则,在指令中最先设置好保护性条款;其次,最好别在集体性指令中设置任何可以排除的例外,因为把多个生命融合在一起以增加例外数量是许愿机经常会采用的
逻辑;最后,既然你很有可能把自己也囊括在集体中,那你就不能再下任何具有消灭或攻击意义的指令,你必须寻找到合适的一个更温和的办法。你得想办法化解守卫者身上的攻击性指令,设法把它歪曲,缓解或者拖延,直到它在实际效果上变得相对无害。这当然是相当困难的,因为许愿机的思维以神秘的方式运行。
(笔者注:这只是一句流行的抱怨话,并不是说研究者们真的这么下结论。不应忽视它们在漫长而艰苦的研究工作里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归根到底,我们认为一切最终都是能得到满意的解释的。至少我们是这么期望的。)
如何使一个被许愿机指令要求杀死你的对象停止任务,而同时你又不能伤害它(鉴于你和它被打包成了一个整体对象)?一个较为直接的思路是令整个被囊括的集体都成为无伤害行为者,但这从长远来说也是个惨痛的代价,势必影响到许愿人接下来的全部生活与事业。(笔者注:很难想象一个把自己丢进许愿机环境的人会在今后的生活里不需要采取任何暴力行动,这可不是暗示什么,我的意思是有备无患)许愿人也可以试着撤销整个集体的上一个愿望,或者延迟整个集体实现愿望的时间。不过这两种操作方式需要的指令复杂性可就比第一种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