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行?我偏要买。”
查尔斯气得拂袖而去。“你们丢尽了王室的脸!有你们这样的人在,怪不得这些年来,英国人总是输,现在连中国人也不如了!”
威廉不知道父亲为啥发怒,哭了起来。戴安娜不得不安慰他:“你父亲不是生你的气,而是生东方余的气。”
“谁是东方余?”威廉才五岁,自然不知道余切。
“一个中国作家,这几年在欧洲小有名气。他来英国后调研走访,写了一篇,写的是英国水兵被中国渔民救助的故事。因为他的缘故,许多人都怀念起当年那件事情起来。”
“英国人被救了,这不是好事吗?”
是啊!
这不是好事吗?
戴安娜却摇头:“查尔斯不喜欢中国人,他是一个刻薄的民族主义者。”
威廉还很小,听不懂这种名词:“什么是民族主义者?”
戴安娜只能叹息一声。
“我无法向你解释,我只希望,你将来不是这样的人。”
外界对查尔斯的印象不错,认为他是个敢于迎娶平民的恋爱脑王储,他热爱和平,是理想的国家形象代言人。实际上只有戴安娜知道,查尔斯心底里却做着“大英帝国”的美梦。
他尤其不喜的是,铁娘子在谈判中萎了,将港地还给了东方大国,令英国蒙受奇耻大辱。
查尔斯在日记中极为不满,哀叹大英帝国的衰落。
余切写的《出路》曾被中方谈判团扔给英国人看,在气势上压过了英国人。查尔斯得知后特地找来看,大骂道“一整本充斥着意淫和虚假的!虚伪的中国人,虚伪的余!”
可戴安娜对余切印象不错。因为余切翻译过聂鲁达的情诗,而戴安娜爱看的文学就是爱情文学。余切敢为这样一个秘鲁情诗大王翻案,可见他有真正的贵族精神。
母子俩买了一盏纸灯,又碰到一群大学生在放纸灯,简单交谈后,得知他们是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大学生。他们准备为牺牲在中国的英国水兵献去祝福。
“你说的,是那群被渔民救出来的水兵吗?”威廉好奇道。
这群大学生没想到孩子也知道,大喜过望,立刻介绍了《里斯本丸号》大结局。
“这是东方余写的纪实。我本来以为,那是一部类似于‘香格里拉’的冒险,直到看到最后才发现是历史发生过的事情,可我们的政府从来没宣传过。”
“香格里拉是不存在的地方,可沉船附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