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
“有位置也检测到了绝缘特性信号,但依旧只是信号。”
朱炳坤拧着眉头说道,“范围太小了,只要动一下可能就没有了,张明浩,你有什么看法?比如,设计上,是不是要改一下?”
“设计上应该没有问题。”
张明浩想了想,“那就是最终方案了,我觉得有进展,还是要放在衬底、环境的数值调整上。”
“要变动,也就是再进行几次实验,找各个变动因素最适合的控制范围。”
“我相信实验操作和控制没有问题,要制造一块中心带有绝缘特性的材料,还是需要运气……”
最后一句说的很无奈。
这是事实。
实验设计上是没有问题的,实验控制也没有问题。
应用电磁实验室不是大型的科研机构,但在锡烯制备的研究上很深入,换做是大型机构,做锡烯制备也是同样的工序,用的设备性能也差不多,最多就是检测精度高一些,仅此而已。
现在的问题是,所制造出的‘多层锡烯薄膜’材料,内部存在锡原子堆迭现象,也就是单原子层堆迭不平整。
就和一大堆A4纸放在一起,因为制作工序或切割的技术问题,导致中间有纸张粘黏在一起,就影响到了最终的材料特性。
单层锡烯薄膜不是纸张,原子排列、堆迭的过程可不能进行人为的控制。
他们在设计方案以及实验操作上,不说达到了‘最顶尖’也差不太多。
所以,还是要靠运气。
也许某一次实验或者进行大规模的制造,会出现某一块区域的锡原子排列有序,就能发现其存在绝缘特性。
那么就能得到一块‘常温100%导电’的锡烯材料。
其他三人也明白过来。
朱炳坤一咬牙,决定道,“继续实验!”
“不想那么多!”
“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多做些实验总会有发现!”
……
与此同时。
应用电磁学实验室的项目研究成果报告和验收申请,一起上报到了科学基金会数学物理学部。
实验室的项目名称为‘超材料的理论设计与特性研究项目’,是几百万资助档次的前沿材料科技基础物理特性研发项目。
胡春江教授负责这部分项目的成果审核。
胡春江把项目验收申请放在一边,先是看了眼成果报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