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团队来到应用电磁学实验室后,第一步就是对实验室进行参观,并初步了解多层锡烯薄膜材料的制备过程。
企业代表和随行专家一起走着,旁边有学校和省科技厅的人员陪同。
作为实验室负责人,也是研究的重要参与人,朱炳坤走在最前面,再次兼职起专业讲解员,讲着材料制备过程。
他已经做了很多次讲解工作了。
对于材料整个制作过程,已经是讲的轻车驾熟、非常专业。
在技术问题上,唯一不能讲的就是衬底的制造,这也是STN-01制造技术的核心。
其他方面就没什么不能说的了。
锡烯薄膜的制备过程都是类似的,到其他实验室也是同样的流程。
在讲解过程中,朱炳坤说起了技术研发过程的艰难,谈到了衬底的不断修正,包括研究投入、研究人员付出的精力,等等。
走在前面听讲解的人员,当然,对于衬底技术非常感兴趣。
东大材料工业集团的经理于建伦忽然开口问道,“朱主任,你们这个衬底,是不是张明浩研究出来的?”
朱炳坤听的一愣。
北方材料研究院的副总经理刘国波就走在旁边,他顿时疑惑问道,“于总,衬底是谁研究出来的,有区别吗?”
“不是区别,我是好奇啊。”
“哦?”刘国波有些不明白,其他人也侧耳听了起来。
于建伦笑道,“你们知道新创科技吧?他们最近研发有突破,据说是搞出来一个半导体模型,能够直接计算半导体衬底的特性。”
“也就是根据所需半导体器件的特性,来计算所适合的衬底。”
“你们想想,这有多厉害?”
“呼啦~~~”
周围的人都感到很惊讶,他们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
“以半导体器件的特性来计算衬底,以后研发就轻松多了?”
刘国波思索着判断道,“能少走弯路?”
“少走很多弯路!”
于建伦说道,“这个事情,半导体行业圈子里都传遍了,而新创科技的半导体模型就是和张明浩合作研发出来的。”
“所以,朱主任说起衬底研究,说根据数据分析计算,我就想到了。而且我看报告上,张明浩是成果贡献最大的吧。”
他说完还强调一句,“我不知道具体,就是好奇问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