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后,对方发过几次实验需求,都是围绕镍元素和铝元素的各类材料进行测定。
其中有牵扯到材料表层微观特性研究,但也只有一次,发了数据过去以后就没有后续了。
邹建勇做实验的同时,也想知道对方是怎么做机制研究的。
可做了几次实验以后,他发现完全找不到规律,都是一些基础测定,牵扯到微观特性测定甚至和超导都没关系。
这次发过来的实验需求不一样。
虽然依旧和镍元素、铝元素的超导特性有关,但牵扯到了表层微观特性,还有难度更高的镧镍氧327测定。
“做这些实验到底是为了什么?”邹建勇想不明白。
作为一名科研人员,他当然希望能理解所做的实验,理解实验测定的数据的研究意义。
他对照资料看了半天,最终还是摇了摇头,“有实验做就好了。”
“不过镧镍氧327有点麻烦……”
镧镍氧327是唯一明确具有‘高温超导’特性的镍氧化物。
这项研究还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对方发来的实验需求则是要测定镧镍氧327中镍电子层的数据信息,难度肯定是非常高的。
彭金泉转悠着进了办公室,发现邹建勇正在看资料,好奇的凑过去看了几眼,问道,“是张明浩那边发过来的实验?”
“彭主任!”
邹建勇抬头喊了一声。
彭金泉笑道,“又有实验,你们的实验还挺密集的。”
他说的都有点儿心疼。
邹建勇和张明浩团队合作,做的实验不算太多,但也绝对不少。
他们的协议是,研究中心会补贴20%的实验经费。
20%,听起来不多。
如果花费在没有什么意义的实验上,就会感觉非常的心痛。
那是浪费!
彭金泉也好奇张明浩的研究,他一直都关注邹建勇这边的实验,后来发现邹建勇甚至做了一个铝基材料的超导测定实验。
铝基材料,超导特性测定?
两者根本就是矛盾性的事物,因为铝基材料本身不具备超导特性,做超导特性的测定有什么意义?
在高温超导的领域,铜基超导体才是主流,比如铜的氧化物,有些材料的临界温度甚至能达到100多K。
铝基,或者说铝元素,根本和高温超导无关。
邹建勇不知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