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豪杰也!”
钟繇、荀彧等人亦是惊讶。
出身豪门世家的众人与阴修的观念大同小异,皆有一种“此子不识好歹”的想法。
一介武夫,寒微出身,竟瞧不上阴氏女!
惊讶之余,荀彧看向刘备的眼神,也更为忧愁了。
尤其是刘备那句“志不在此”,让荀彧不由联想到荀攸的猜测:刘备参与了王芬的废立密谋,欲养黄巾为寇,以图大事。
虽说有些不愉快的插曲,但宴会也算顺利,直到了亥时才散去。
“刘备此番前来,恐非诚心讨贼,府君还需小心应对。”荀彧寻上阴修,再次提醒。
刘备对阴修拉郎配的婉拒让阴修心有不满,这回听进了荀彧的提醒,道:“方才入宴前,阴某问过刘备。彼称是受蹇硕所迫,不得已才日趋百里抵达阳翟,更是仅带了三日干粮。若阴某是刘备,也断不会诚心讨贼。”
话音一转,阴修的语气又充斥自信:“彼之粮草皆要由阴某提供,也由不得他。文若可将粮草盯紧些,既不能让刘备寻到质问借口,又不可让其过于无忧。这讨贼之功,阴某势在必得!”
另一边。
返回军营的刘备,立即唤来了许攸,将宴席诸事述说。
得知刘备婉拒了阴修做媒,许攸的脸色也逐渐凝重:“恕我直言,右校尉即便不愿娶阴氏女也应假意答应。阴修素重颜面,主动为右校尉做媒却被婉拒,心中必生怨言。”
刘备初时没想太多,直到宴席结束后被冷风一吹才觉察到不对,故而急招许攸询问,此时听许攸一分析,刘备这才明白其中关键。
即便刘备身为西园八校尉之一,也改变不了刘备的武夫本质。
在世俗观念中,阴修为刘备做媒是在礼贤下士,刘备却以“何患无妻”“志不在此”婉拒,这是瞧不起阴修、瞧不上阴氏女。
“事已至此,子远可有良言教我?”
错就是错了,刘备也不否认,与此同时,刘备也不内耗,人人都会犯错,都会有失言的时候。
与其去纠结已经发生、不能改变的事,不如专心去思考接下来的应对。
刘备的从容,让许攸暗暗惊叹,遂道:“黄巾贼兵围阳翟,乃是为了求粮过冬,即便一时退去也会卷土重来。故而在鲍鸿和夏牟抵达之前,阴修依旧还得仰仗右校尉。”
见刘备点头认可,许攸又道:“依我之见,既然已经得罪了阴修,不如再得罪狠一些!倘若黄巾再来,右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