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达军令后,刘备又单独留下了许攸,并取出刘宏的密诏。
扫了一眼密诏内容,许攸脸色怪异:“陛下只让刘校尉扶持新君,半点官职也未许诺,这未免也太小气了些。”
刘备哼道:“因为这根本就不是专门给我的密诏。即便事后我扶持了新君,也必会有人跳出来指责是我窃取了密诏。都困窘如此了,陛下竟还想着玩弄权术。”
“既然陛下并不信任刘校尉,刘校尉也可对密诏视而不见。”许攸放下密诏,道:“眼下局势已经明朗,一旦陛下逝去,大将军必会扶持辩皇子灵前继位。西园军本为天子亲军,若是新天子继位又以功名利禄笼络,军中将士必有不少人会转投新天子,刘校尉还需早作打算。”
刘备深以为然。
就如上军营司马潘隐,就是何进的故旧,一旦刘宏逝去,潘隐为了自身利益必会倒向何进。
而西园军中,类似于潘隐这般的将士也不少。
毕竟,当初入西园军的,除了来自于各州郡的猛士外,还有不少其他势力安插的亲信门客。
知人知面不知心,西园军八千人,既不可能个个儿都对刘备心服口服,亦不会人人都愿意跟着刘备去雍州。
若最终的前程是跑到雍州当兵,那当初又何必辛辛苦苦自各州郡跑到洛阳加入西园军?
众猛士肯入西园军,冲的其实就是天子亲军这个名头,若没了这个名头,还不如返回本郡。
刘备开启全军统一的集训,其实也是在对西园军进行筛选。
只有能适应刘备的集训且愿意跟着刘备集训的将士,今后才会心甘情愿的跟着刘备去雍州。
兵贵精不贵多。
一支从思想上统一的兵马,才能发挥出百分百的战力;若是思想上不能统一,即便装备精良皆是猛士也只是一群没有信仰和斗志的散沙。
细思良久,刘备的目光落向密诏:“还是得从密诏上做文章。子远可替我走一趟大将军府,将我拥有密诏之事告知大将军。就言:陛下已在密诏上许诺,只要我扶持皇子登基为帝,我便可为雍州牧!”
许攸不由笑道:“有密诏在手,内容皆可胡诌。大将军信则有,不信则无。刘校尉此计甚妙啊!”
刘备亦是面有笑意:“既然陛下不肯许我雍州牧,那我只能自己去取了。子远此去,可需我派人护卫?”
许攸摇头:“若是派人护卫,反而让大将军以为刘校尉心怯。欲成大事者,又岂能惜命?我这便入城,算算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