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的原因就一个:充实府库。
只要府库充实了,就可以重新分配资源了,这雍州的规矩,都能由刘备来制定!
刘备说征发更卒要给钱,那州府就一定要给钱!
古话说得好: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跟兴修水利的更卒讲“功在当代、造福千秋”前,也得先让更卒吃饱穿暖不为饥寒发愁。
只不过,刘备这话刚出,在场众人皆是惊愕。
阎忠更是骇然惊呼:“千,千钱?”
哪怕是在长安城内在富豪人家出卖劳力的,月钱都不超过三百,更遑论其余县了!
现在刘备一开口就是千钱,如何不让人惊讶?
簿曹从事杨阔,此刻正快速的计算兴修水利所需钱财,额头竟也不由渗出冷汗来。
每人每月千钱,役夫万人就是千万钱,十个月就是亿钱
看着目瞪口呆的众人,刘备语气一凛:“你们都是雍州的核心官员,怎还会有如此表情?我认为有必要纠正一下你们的思想觉悟了。”
众人更愣。
什么思想觉悟?
我们还需要被纠正?
阎忠忍不住再问:“愿听使君教诲。”
只不过任谁都能听得出来,阎忠并不服气。
刘备扫了一眼众人,徐徐而道:“为官治政若不能以民为本,与朽木禽兽又有何区别?若是连‘有劳必得’都不明白,尔等为官,莫非也与那群贪官污吏一般,只知道压榨百姓而谋名利乎?”
众人脸色皆变。
若是对比贪官污吏,在场众人的德行其实也相对不错了。
只不过思想上的局限性,让众人都认为百姓免费服徭役是长久以来的默认规矩,故而对刘备花钱让百姓去参与水利建设感到不可思议。
刘备将众人反应尽收眼底,又道:“《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孟》云:‘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之父母也?’”
“元帝时,南阳郡有太守召信臣,光武帝时,南阳郡有功曹杜诗,二人皆是爱民如子,故又有‘前有召父,后有杜母’的美誉。之后官吏,亦有自诩父母官者,并以此为荣。”
“然我以为,这样的思想虽然有其仁德的一面,但将民众视为子女而自诩父母官者,大权在握、高高在上、自以为是民众主宰,不仅容易滋生贪污腐败与欺压民众的现象,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