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没有回答盖勋的问题,而是扫了一眼众人,将目光落向刘表:“听闻袁绍持符节执掌了北军五校,如今刘中侯还能号令多少人?”
刘表目有傲色:“我执掌北军五校多年,与五营校尉关系极好,军中将士也多有畏服我名者。只要密诏抵达洛阳,北军五营我都能号令。”
“如此,那诸位就可安枕无忧了。”刘备轻笑一声,道:“董卓乃边郡骁将,深谙兵贵神速之理。若闻洛阳变故,必会星夜驰至。等明日董卓入城,诸位只需配合行事即可。”
见众人面上忧色未减,刘备又加了一句,道:“恩师卢公,亦有此意。”
众人一听卢植也参与了,脸上的忧色也相继散去。
由于刘备时常给卢植“冠名”,导致卢植的名望在士人中水涨船高,堪比十万大军号称八十万大军的威势。
盖勋亦不由惊道:“昔日我曾私下邀请卢尚书,卢尚书以不掺和两宫之争为由婉拒,没想到如今竟也有此意。有卢尚书相助,大事可成矣!”
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后,众人又纷纷离去。
众人刚走不久,奉车都尉董旻又引吴匡、张璋二人求谒而来。
董旻会来,刘备不意外。
吴匡、张璋二人会来,让刘备挺意外。
二人见了刘备,直接就行礼表态:“愿听刘雍州调遣!”
“吴将军,张将军,我们也是老相识了,我想知道你二人为何要听我调遣?”刘备笑而询问。
吴匡和张璋对视一眼,如实道:“如今大将军已死,我二人又不愿投袁绍;听董都尉称,刘雍州欲与董并州扶立陈留王为帝,我二人愿引麾下兵马以助刘雍州,乞谋前程。”
董旻也帮腔道:“吴、张二位将军杀了勾结宦官的车骑将军后,又兼并其众,如今在城内尚有两千人。袁绍以符节号令诸军,势大难制,有吴、张二位将军相助,也更有胜算。”
刘备低头沉思。
虽然对吴匡、张璋的观感不好且过往又有私怨,但刘备对吴匡的儿子和侄儿颇为欣赏。
吴匡的儿子吴班为人豪爽侠义,侄儿吴懿为人稳重可托大事,二人亦都有将才。
刘备与何进的立场之争,而今也随何进之死而结束,接纳吴匡、张璋这两张C卡,有可能获得吴班、吴懿这两张B卡,也是不亏的。
见刘备低头不语,吴匡、张璋二人皆是心头一寒,顿生落寞。
将心比心,若今日是刘备乞谋前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