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料之中。”
刘备没有因为袁绍举兵谋反而惊讶。
以袁绍的性格,在洛阳吃了那般大亏后,若不举兵谋反刘备才会惊讶。
仔细扫了一眼卢植的来信,刘备不由冷笑:“袁隗袁基自以为背靠袁氏百年积累,就能有恃无恐,如今却因袁绍袁术而死。”
“成也袁氏,亡也袁氏。”
一开始刘备只是猜测袁绍袁术会想办法坑死袁隗袁基,然后分掌袁氏百年积累的人脉资源。
而今再看,袁隗袁基还真被袁绍袁术给坑死了。
倘若袁绍袁术顾忌二人性命,必会让二人想个理由暂时离开洛阳。
如今不仅不顾忌,反而还恨不得将袁隗袁基及洛阳全部袁氏宗亲一个不留。
真论起来,袁隗袁基还应该感谢刘备。
若非刘备提前部署,又让卢植以讲课的名义守在刘协身边,死的就不只有袁隗袁基了。
暗暗摇头,叹息二人骄矜而亡,刘备又将书信放下,语气中对董卓略有不满。
“董卓还真是愚蠢啊,我将密诏都给他了,他竟然还想着杀弘农王,不杀弘农王就不知道怎么应对了吗?”
“好好的在洛阳当几年司空,替我争取个三五年的时间,没准今后还能有个善终。”
对董卓想杀弘农王的举动,刘备也是深感无语,只有矫诏的人才会害怕弘农王活着。
弘农王若是死了,袁绍可就开心了。
没有密诏,可以矫诏。
只要矫诏谎称奉了弘农王的密诏,就可以取得大义名分。
虽然有聪明人能看出端倪,但袁氏门生故吏太多,看不懂的和装不懂的也多。
就如桥瑁诈称三公书信,就让一堆袁氏门生故吏举兵响应了。
这群人中或许有人真信了,必然有人是故意装不懂想要趁机捞好处。
袁绍也很清楚这群人的尿性,故而完全可以再矫诏一句“朕若死,卿等可请幽州牧刘虞主持大局”。
然后顺理成章的拥立刘虞为帝。
刘虞本是宗室又是大臣,真要被袁绍以矫诏的方式扶立为帝,刘协就算有密诏赋予的名分也没用。
当一个国家出现两个皇帝时,决定谁真谁假看的就不是名分而是实力了。
就如更始帝和刘秀。
从刘秀角度,更始帝是反贼;从更始帝角度,刘秀就是反贼。
刘秀击败了更始帝,刘秀就是王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