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理解不能成功执行,那就太丢脸了。
之所以设军侯副史、都伯副史和什长副史,除了增加军队凝聚力外,还有思想启蒙之意。
或许刚开始,军士不会懂这些脱离了低级趣味的大道理。
等天下大乱,诸侯比烂的时候,道理不用人教都能认同。
刘备也希望有一天,雍州兵的每个军士都能自豪的喊出“我们是为了孩子的未来而战”。
将这一代人的仗打完,下一代人就不用打仗了。
正怡然自乐间,人报孙坚求谒。
刘备遂收起心思,请孙坚登关。
“刘皇叔此战,令袁术割须弃袍惶惶而奔,今后袁术闻刘皇叔之名恐怕都要丧胆了。”孙坚由衷而敬。
“孙太守过誉了。此战若非孙太守相助,我又岂能成此大功?”刘备温润而笑。
话虽如此,但孙坚却只当刘备是在谦逊。
让袁术割须弃袍惶惶而奔,这是孙坚想都不敢想的,偏偏刘备就成功的做到了。
等消息传入其他州郡,刘备必会一战而令天下惊。
这让孙坚心头既敬又畏。
在这一战之前,双方没正式打过一场,单刀赴会让孙坚看到的是刘备的胆略,袁术大败也与孙坚的倒戈息息相关。
故而,即便双方结盟,孙坚对刘备也只是有敬而无畏。
而今。
刘备却用战绩告诉孙坚:你不敢打的,我敢打;你做不到的,我能做;一往无前,所向披靡,天下英雄闻我之名无不闻风丧胆。
这让孙坚对刘备敬佩的同时也生出了畏惧。
叙聊片刻,孙坚向刘备提出辞行:“眼下袁术虽败,但诸州郡袁氏势力尚存,我得尽快赶回江东,否则我与军中诸将家眷族人或会受袁氏所害。之后诸事,我就不便参与了。”
刘备点头,又取出早已准备好的信递给孙坚,道:“孙太守要回江东,需借道汉江,可先派人将此信送与刘表,以免误会。”
孙坚接过信,谢道:“刘皇叔关照之意,必有后报。后会有期。”
看着徐徐离关而去的孙坚军,刘备脑海中将天下大势分布及未来趋势也快速的过了一遍。
如今袁术兵败,豫州的黄琬便可引兵北上威胁袁绍等人,攻不破虎牢关又面临后方威胁,袁绍等人也难以持久。
今后的格局,就会演变成南北二袁、制袁同盟、黄巾、地方豪强私兵等之间的混战,而后大鱼吃小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