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辩之死归为刘协担心帝位不稳故意为之,又造谣刘协非刘宏亲生子,抹去刘协的法理继承权。
刘虞又笃信刘备董卓在矫诏,这心头就有了犹豫。
毕竟。
质帝刘缵、桓帝刘志和灵帝刘宏,都非顺位继承。
梁冀拥立年仅八岁的汉章帝玄孙刘缵为帝,刘缵死后梁冀又持节迎立蠡吾侯刘志入南宫即位。
刘志死后窦妙又派侍御史、守光禄大夫刘儵、奉车都尉曹节等人前往河间国迎接刘宏登基。
如今刘宏死了,刘辩死了,刘协疑非刘宏亲生又与刘辩之死脱不了干系,那么众臣再自宗室中挑选有才能有名望者登基为帝,亦无不可。
然而称帝乃是大事。
一旦决定,今后就没了回头路。
见刘虞犹豫,张岐又劝:“刘公若不肯称帝主持大局,我等忠义之士就是心怀逆谋的叛贼。昔日讨伐刘备董卓时,刘公亦曾相助,在刘备等人眼中,刘公与我等一样都是心怀逆谋的叛贼。”
“难道刘公现在去支持伪帝刘协,刘备等人就会认为刘公弃暗投明了吗?为大汉计也为刘公个人计,唯有刘公效仿光武帝鄗城称帝,我等才有讨伐刘备等叛逆的名义,刘公也才能中兴汉室保全性命。”
刘虞不由蹙眉,心中的烦躁让刘虞忍不住起身踱步。
张岐的道理,刘虞也懂。
当初参与了袁绍等人讨伐刘备董卓,而今若又表示支持刘协为帝,不仅刘备等人不会认为刘虞真心支持,袁绍等人也会因此恼羞成怒而与刘虞翻脸,本就与刘虞相争厮杀的公孙瓒更不可能相信刘虞。
届时,刘虞就是四面楚歌走投无路了。
“可我如今尚无功绩,即便称帝亦无威望啊?”刘虞道出了心头担忧。
张岐见刘虞松了口,暗暗大喜,道:“若刘公有此担心,不如先领大司马兼尚书事,承制封拜。如此,我等就有了讨伐刘备等人的名义。等今后有了功绩,再顺应称帝,如何?”
刘虞暗暗松了口气,道:“若只是领大司马兼尚书事,承制封拜,我愿担此重任,与诸君共救汉室。”
称帝的风险太大,一不小心就没了退路;领大司马兼尚书事,承制封拜,这个风险就小多了。
至于今后,今后事今后再提。
张岐更是大喜,然后拿出袁绍和韩馥早已商议好的官职任命。
除了韩馥依旧为冀州牧外,另拜袁绍为河内太守兼车骑将军,拜袁遗为兖州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