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什么。
遂附和道:“杨修此言颇谙兵法。袁公兵多将广,分一支兵马去洛阳亦不影响合围刘备。且有这支兵马去打洛阳,亦可分刘备之心,让其不敢在小沛与袁公缠斗。”
“如此一来,袁公就可反追刘备,或也能让刘备割须弃袍!让中伤袁公的流言,不攻自破!”
一听到“割须弃袍”四个字,袁术顿时有了应激反应,下意识的又捋了捋美髯。
又想到美髯是假的,袁术又不敢捋得太用力,以免被郭图发现这是假美髯。
若让人得知戴假美髯后,流言又会再添新的笑话。
袁术没有立即同意杨修的方案,而是看向了一直沉默不言的杨弘。
虽然杨弘上回献计失败,但比起杨修和郭图,袁术更信任杨弘。
杨弘细细琢磨了一阵,道:“主公,我以为可如杨修之言,二计并行。”
“我又听闻刘备在河南尹实施三大法令,除了针对贪官污吏外,另外两条都是针对地方大姓。此乃巧取豪夺之举,地方大姓又岂能甘心?”
“然而刘备又曾在雍州实施类似法令,还趁机杀了领头的八十余人,令雍州无大姓敢招惹刘备。故而我亦不能确定洛阳和河南尹的官吏大姓会有多少人敢反。”
“派一支兵马前往,亦可为试探之举。”
杨修不由多看了一眼杨弘:观此人神色语气,提及皇叔面有惊惧,表舅竟以此人为谋,如何能与皇叔为敌?
虽然袁术是表舅,但杨修不会因为这层关系就倒向袁术。
杨袁二家本身只是联姻,而非有深厚交情,袁术要作死,杨修又岂能跟着送死?
今日所见,亦让杨修入刘备麾下的意愿更强烈了:连号称门生故吏遍及天下的四世三公袁氏子袁术,都不是皇叔对手,天下又有几人能挡得住皇叔?
见杨弘亦同意分兵,袁术遂又召来袁嗣,并以袁嗣为陈相。
让袁嗣作好两手准备,若夺取洛阳不成,就趁机夺陈国。
因为颍川和陈国都有兵马驻守,故而袁术又让袁嗣先随主力前往梁国,再借道陈留攻打洛阳。
虽然有消息称荆州刺史刘表和扬州刺史刘岱都有打汝南之意,但袁术不在乎。
袁术现在压根不玩固守某地的策略,直接走到哪抢到哪,还裹挟士民,完全一副黄巾做派。
这也是袁术能在关中兵败后短时间内再次拉起十余万军民的原因之一。
而跟着袁术的兵将在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