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里,学生们再也无法安坐于课堂。
他们冲出教室,挥舞着旗帜,高举着标语。
自发组织起声势浩大的游行庆祝活动。
“光复奉北!”
“雪我国耻!”
“奉北野战军万岁!”
“苏长青将军万岁!”
年轻的脸庞上洋溢着激动的泪水。
洪亮的口号声响彻云霄,仿佛要将这十几年来积压的屈辱和愤懑一并宣泄出来。
教授们站在窗前,看着楼下沸腾的人群,不少人也忍不住热泪盈眶。
喃喃道:“看到了吗?这就是我们民族的希望!”
“民心不可辱,国魂终将醒!”
各大城市的工厂里。
工人们自发地拉响了汽笛,那悠长而嘹亮的声音不再是上工的号令。
而是胜利的欢呼。
他们聚集在车间、在厂区空地上。
兴奋地讨论着,脸上洋溢着久违的、发自内心的笑容。“狗日的小鬼子也有今天!”
“咱们工人也要努力生产,支援前线!”
爱国的商人们也行动了起来。
各地的商会纷纷发起募捐,购买药品、布匹、粮食,通过各种渠道运往奉北。
一些原本对时局持观望态度的民族资本家。
此刻也清晰地看到了民心所向和力量的对比,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立场。
在各个战区的青天党部队中。
许多底层官兵也私下里议论纷纷,语气中充满了羡慕与感慨。“看看人家奉北野战军。”
“那才叫打鬼子啊!”
“一口气吃掉几十万头关东军。”
“我的乖乖,这是何等的气魄!”
而在已然光复的哈城,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
身着旧式海军将领服,站在松花江畔,任凭寒风吹动他花白的须发。
他正是萨镇冰先生。
听着远处传来的隐约欢呼声,看着手中那份确认奉天光复的号外。
老人浑浊的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光,他用力拄着拐杖,声音颤抖却充满力量:“好啊!”
“好啊!”
“苏长青……真乃国之干臣!”
“老夫……老夫真想立刻就去奉北野战军的总指挥部。”
“亲眼见见这位为我大夏扬眉吐气的年轻统帅!”
与全国的欢腾相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