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朱夫子请再多休息一会儿。”曹佑装作什么都没发现道,“我与暾儿去去就回。”
朱夫子道:“韩资政德量才智皆异于常人。若韩资政得空,你和暾儿要多多请教,不必急着回来。”
曹佑点头:“好,我努力为之。”
朱夫子失笑:“倒也不必多努力。韩资政性宽厚,乐荐才。以你的资质,是能打动他的。你只要展露自己即可。”
曹佑再次点头应下,心里却不以为然。
他前世出身贫寒,在军旅中有了几分地位后才有机会手不释卷,但兵马劳顿,总不能静下心来研读经典。今生倒是安安静静地读了书,可要说能被韩资政看重,他是不抱希望的。
曹暾揉着眼睛出门时,正好听见朱夫子和曹佑的对话,一眼看出小叔叔又在心底过度谦虚了。
他就不明白,以小叔叔的本事,完完全全该当一个恃才傲物的少年英才。这过分谦虚和谨慎的闷墩子性格,难道是曹家的遗传?
很有可能。他们曹家人都挺闷的。
朱夫子见到曹暾后,郁结的神情好转了不少。
他不顾食不语的规矩,不住叮嘱曹暾要如何才能获得韩琦的好感。
曹暾绷着冷淡的小脸,心里的吐槽快憋不住了。
朱夫子啊,你真是把你认识韩琦,甚至可能是韩琦友人的事,装都不装了吗?
曹佑牵着曹暾去拜见韩琦的时候,韩琦正在看书。
曹暾悄悄打量韩琦,如今的新党,以后的旧党,在各种故事中和大英雄狄青纠缠不清的名人。
曹暾前世为讨好喜欢宋朝的“清高文人”导师,对宋史略有些研究。
重活一世,前世的记忆对曹暾而言就像是第一人称玩了一部全息游戏,他与前世的那个人性格完全不同,对前世经历的事也没有感情——他也不敢有感情,不然就对这烂怂大宋更没感情了。但前世只要记住过的知识,他都能从记忆宝库里调用出来。
韩琦的故事,他也是记得的。
后世常说他欺辱迫害狄青。实际上记载了韩琦与狄青不睦的宋人笔记小说《默记》,不是黑韩琦,而是黑狄青的。它的作者是欧阳修的徒孙王铚。
狄青在《默记》中公私不分,性情狭隘,滥用私刑,是充当被打脸的反派人物。韩琦才是正面人物。
只是现代人的思想和宋人不同。明明是贬低狄青的《默记》,倒是成了许多人认识和喜爱狄青的源头。
实际上狄青在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