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的庞大海外资源,将源源不断地提供战争补给,战争拖下去将对盟国越来越有利,最终美国参战则必然形成压倒性的优势。
美国肯定会在适当的时候参战的,而且让英国无话可说,在战争过程当中,美国就计算着何时参加战争对美国最为有利。
美国人并不真正担心德国最终会胜利,或者苏联会扩张,恰恰相反,美国更忌惮战后大英帝国的实力。
所以,美国希望在战争中尽可能地削弱英国的实力,这样战后的世界将是美国一家独大。
美国就盯上了英国在海外还有数百亿美元的“闲置资产”,此时正是英国用钱的时候,迫使英国跳楼大甩卖。
在战争最危险的时候,美国开始用租借法案逼迫英国将战前在美国投资的公司股份,转移给美国的投资者,这是通知英国而不是得到英国的许可。
美国对英国一直最为苛刻,连意大利这样的轴心国,都得到美国减免一半债务的慷慨,德国甚至还得到了大笔美元投资,法国也被大幅减免了债务,只有对英国是格外的吝啬,一直让英国准时偿还债务。
到了战争的最后阶段,美国将会进行债务清算,清算对于英国人将是一枚经济炸弹,战争的巨大消耗迫使英国在最终胜利之前,必须大量储备作战物资,而战争一旦结束,这些剩余物资将折算成英国欠美国的债务。
在外汇储备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英国还要面对巨大的战后重建工作,到处都需要花钱。
更为严峻的是,英国欠美国的债,同时还欠着殖民地属国为战争所付出的成本,这两者相加,必然是一个灾难性的数字。
这些事情说来话长,科曼从一战之后英国怎么在美国面前展现父爱,到美国在二战怎么倒反天罡,逼迫英国出售在北美的企业和港口、军事基地。
最后讲到了瑞士,科曼介绍道,“其实我在战后的最初几个月,是在追缴瑞士银行收纳的德国赃款,瑞士得到了大量的德国财富,不管是美国还是英国甚至是我们法国,都逼迫瑞士交出来隐藏的赃款,但瑞士人就是不交。瑞士到底从德国人手中拿到多少,根本是一笔糊涂账,但我们拦截的德国逃亡者,只是当中的一小部分。”
科曼记得自己离开欧洲之前,阿兰才不过拿到了两千多万美元,但和瑞士银行在战争时期的获利相比,可以忽略不计。
阿里汗从正常情况来讲,因为英属印度的关系,必然把自己的现金财富很大一部分放在英国银行,但科曼来了,英国人的天就亮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