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四年,八月初,暑气渐消,天高云淡。
各路大军早已在雄州、霸州等地集结完毕,营帐连绵数十里,粮草军需亦筹备妥当。
因是御驾亲征,军中安危牵动朝野。
太医院也免不得要忙碌起来,贺弘文等几名医术精湛的御医也已整装待命,伴随圣驾左右。
贺老太太虽抱病在床,但她心里清楚,贺弘文若能随驾顺遂,医治将士得当,班师回朝后定有重赏。
将来未必不能登上太医院院使一职,重振她娘家当年的荣耀,亦不负自己苦心的教导。
今日,东方天际将将泛起一抹鱼肚白,庆寿宫内,烛火摇曳。
曹太后看着已甲胄披身的赵晗,轻叹一声,温声道:“圣上此去,是为定国朝百年大计,朝野上下无不感念。”
“然沙场终究不比宫中,万事须以周全为上。”
“行军途中切莫彻夜筹谋,耗神过度,将士们的安危固要顾全,陛下自身的龙体,更须珍重。”
“本宫精力虽不及往昔,但宫中一切,有我与皇后共同坐镇,你尽管宽心,绝不会有半分差池。”
赵晗闻言,从容一笑,“有大娘娘此言,儿子再无后顾之忧。”
“还望大娘娘也保重身体,等儿子凯旋而归,共同庆贺。”
曹太后意味深长的看着赵晗,出身将门的她比谁都更清楚燕云十六州对大周意味着什么。
“去吧。”曹太后微微一笑,面露慈祥。
赵晗拱手一礼,起身离去。
直到他的身影彻底消失在眼前,曹太后才在宫女的搀扶下回到内殿,心中不停祈祷赵晗此行能够顺遂,早日归来。
若非赵晗子嗣昌盛,几位皇子更是聪慧伶俐,各有所长,她是绝不会同意御驾亲征一事。
与此同时,华兰、明兰等众嫔妃们都在福宁殿内等候,时不时满眼焦灼的往宫门处看去。
荣飞燕一身锦衣华服,柳眉微微蹙起,不舍之意溢于言表,嘟囔道:“怎么还不过来?”
“官家这一去,还不知多久才能见面,嘴上说着一年半载,可沙场的事情哪有个准头。”
明兰听到这话,在她手背上轻轻一拍,“官家素来说话算话,莫要胡思乱想,平白惹自己心烦。”
“他既说了一年半载,就必定会记挂着宫里,尽力早些了结战事归来。”
“咱们安心等候就是。”
荣飞燕抬眸看她一眼,半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