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向晚,杭州城西的一处客栈。
柳浩然正捧着一本宋版的《梦溪笔谈》,这书里头有天文历法、山川地理、术数水利、乐理历史、中药、炼钢、盐井,唯独没有一个字的儒学经典。最近这段时日,他将这套书反复看了几遍,越看越是痴迷。
忽然,随从隔着屏门敲了敲。
“大人,有一位自称胡千机的商人前来拜访。”
“胡千机……,他现在在哪里?”柳浩然兴奋的站了起来,却又怔立住了,慢慢的放下了书,“等等,他是一个人过来的么?有没有带什么贵重的东西?”
“回大人的话,他现在就在我们客栈楼下,他身边好像还有一个跟你年纪相仿的同乡,自称是蒋生,说是给您带了些家乡的土特产。”
“土特产?”柳浩然眉头紧锁,“什么土特产,去问清楚值不值钱,如果值钱,就说我不在,打发他们走。”
“已经问了,他们说是大人家乡雾州产的火腿,略值一些钱,但价格并不高。”
“只是一只火腿么?”
“卑职打开看过,里头好像还有两封信。”
柳浩然松了口气:“那好,就让他们两个上来吧。”
与此同时,浙江巡抚衙门之中。
杭州知府徐多谦正与浙江巡抚尹守廉闲谈。
“听说今年的这一科奇得很呐。”
尹守廉面无表情的的笑了笑,看着身边的徐多谦。
“怎么奇了,国家取士莫非还要过问你一个知府的意见?”
“卑职当然不是这个意思,”徐多谦陪了个笑,“卑职只是听说这个柳浩然与那些只读四书五经的书呆子不同,博览群书、通晓古今,甚至对西域西洋都颇有见地,殿试之上对答如流,本来圣意是要点他做状元的,只因王公公说了一句话,他便落到了第六,成了进士。”
“你个老徐啊,朝中的消息挺灵通的么,”尹守廉微微一笑,“王公公是我老乡,我们蔚州人不像你们南方人这么能说会道,王公公是朱子的门徒,不喜欢他也在情理之中嘛。”
“呃,其实下官也是朱圣人的门徒,王公公能秉持儒法,说明公道自在人心。”
“哦,你居然也是朱子的门徒?”尹巡抚脸色忽然一变,冷冷盯着徐知府,“听说今儿白天,我的巡抚衙门前面发生了件不大不小的糗事,一个正四品的知府竟然去替一个七品的御史接风,还被人家给严词拒绝了?不嫌丢人么?”
徐知府蓦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