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上报,我们根据村里的证明和实地抽查情况予以确认。”
“抽查的比例和机制是怎样的?如何确保村里的证明是客观公正的?” 一连几个问题,让孙富民的额头开始冒汗。
李毅飞的问题,精准地指向了面积核定中最薄弱、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人工干预和村级证明。
这时,财政局的工作人员抱着几台笔记本电脑和厚厚的打印资料进来了。
数据被导入电脑,巨大的表格呈现在屏幕上。
李毅飞对技术员小刘点了点头。
小刘立刻坐到电脑前,开始操作。
他首先筛选出柳林村和大王庄的数据,然后按照发放金额进行排序,并尝试将补贴数据与农业农村局提供的卫星遥感地块图进行初步关联比对。
会议室里只剩下键盘敲击声和偶尔的翻页声。
钱向前和孙富民坐在一旁,如坐针毡。
几个小时过去,小刘的眉头越皱越紧。
他发现了多处疑点: 第一,面积与金额的逻辑错误。部分农户登记的地块面积很小,但发放的补贴金额却异常高;
反之,有些登记面积大的农户,补贴金额却偏低。这不符合统一的补贴标准。
第二,身份信息的疑点。有些领取补贴的“农户”身份证号经初步核验格式异常,或者姓名与系统中该村常驻人口名录对不上。
第三,地块信息的矛盾。卫星遥感图上明确显示为荒地、林地或者建设用地的一些地块编码,竟然出现在了粮食种植补贴的发放名单里,而且面积不小。
第四,集中发放的异常账户。有几个不同的农户姓名,对应的收款银行账户却属于同一个人,而且这几个“农户”的补贴面积加起来,大得惊人,远超正常农户的种植能力。
小刘将几个最典型的疑点标记出来,展示给李毅飞看。
李毅飞看着屏幕上那些刺眼的数据矛盾,脸色沉静,但眼神已然冰冷。
他指向其中一个收款账户对应多个姓名的案例,问孙富民:“孙局长,这个你怎么解释?一个人能种几百亩地?还是我们湾仔县出现了不为人知的‘种粮大户’?”
孙富民伸头看了一眼,脸色瞬间煞白,嘴唇哆嗦着:“这……这可能是系统录入错误,或者……或者是亲戚之间代领……”
“代领?”李毅飞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巨大的压力,“国家明令要求补贴直接发放到户主‘一卡通’,严禁代领、冒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