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清晨的工真市机械厂门口,记者们已经架起长枪短炮。
当李明骑着那辆略显破旧的电动车出现时,人群瞬间骚动起来。
“李明,某协会质疑你的业余身份,你怎么看?”
“他们说你这样的水平不可能是普通工人,你作何回应?”
闪光灯噼里啪啦响成一片,李明下意识抬手遮挡。
这个动作被镜头精准捕捉,照片很快在网络上疯传。
照片里,他那双布满老茧的手和洗得发白的工装,无声地诉说着真相。
“我还要赶着上班。”李明低声说着,在厂区保安的协助下艰难地穿过人群。
就在同一时间,省城一家不起眼的茶室里,《江省日报》记者赵晓雯从线人手中接过一个U盘。
“这是他们内部会议的录音。”线人压低声音,“他们连调查程序都不打算走,直接就要定性。”
赵晓雯回到报社,戴上耳机。
录音里那个傲慢的声音让她皱紧眉头:“必须立即制止这种歪风邪气...业余联赛就该有业余的样子...”
中午十二点,《江省日报》官网发布独家报道:《调查尚未开始,结论早已内定?》。
报道详细披露了某协会工作组的预定方案,包括要求联赛缩减规模、取消商业合作、停播比赛等。
消息一出,全网哗然。
某协会官方微博瞬间涌入数十万条评论。
热评第一写道:“自己不会做饭,还不让别人吃好吃的?”这条评论在两小时内获得超过八十万点赞。
下午两点,工真市机械厂车间里,李明正在检修一台数控机床。
车间主任举着手机跑来:“明子,快看!网上都在为你说话!”
李明打开手机,被“我们都是李明”的话题震撼了。
建筑工人、学校老师、外卖小哥...各行各业的业余球员纷纷上传自己的踢球视频。
每个视频都在传递同一个信息:业余球员也能踢出精彩足球。
更让他动容的是,曾经在球场上针锋相对的对手们也站了出来。
吕州队的赵锐在直播中直言:“我和李明交过手,他要是职业球员,那我就是世界级前锋!”
傍晚下班时,李明发现厂门外聚集了更多市民。
他们拉着横幅,举着自制标语,秩序井然地站在街道两侧。
“李明,好样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