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力的阻挠,还存在很大空间。
出访前日,李毅飞特意来到吕工集团调研。
在智能化车间里,总经理张建国指着一台即将出口的设备说:"李省长,这台设备的核心控制系统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国际市场认可度还不够。很多客户还是更倾向于选择西方品牌。"
"这次出访,我们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李毅飞认真记录着企业的需求,"我们要用实力证明,江省制造已经不逊于任何国际品牌。"
临行前,徐穆特意来到李毅飞办公室,叮嘱道:"记住,谈判桌上既要展现自信,也要保持灵活。有些西方企业可能会设置障碍,要做好充分准备。"
十月二十日午后,专机平稳降落在A国首都国际机场。
李毅飞随着代表团走出舱门,深秋的凉风扑面而来。
他紧了紧西装外套,目光扫过停机坪上整齐列队的欢迎队伍。
"记住,第一印象很重要。"代表团团长在舷梯上低声嘱咐,"A国人以严谨著称,我们要展现出专业素养。"
欢迎仪式简短而隆重。
A国经贸部长布朗亲自到场,在与代表团团长握手后,特意走到李毅飞面前:"久闻江省制造业的大名,特别是你们在工程机械领域的创新,期待明天的洽谈。"
去往酒店的车上,李毅飞仔细观察着窗外的街景。
现代化高楼与古典建筑交错林立,处处彰显着这个工业强国的底蕴。
但令他注意的是,不少工地围挡上都印着华国企业的标志,这说明华国企业已经在这个市场站稳了脚跟。
当晚的欢迎宴会在国会大厦宴会厅举行。
水晶吊灯下,宾客们举杯交谈,表面一派祥和。
李毅飞端着酒杯,与几位当地企业家寒暄,了解当地市场的特点和需求。
就在这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响起。"李先生,"某跨国集团副总裁史密斯端着香槟走近,"听说江省还在使用十年前的生产线?这样的工业基础,恐怕难以与我们开展平等合作。"
周围顿时安静下来,不少目光聚焦到李毅飞身上。
李毅飞注意到布朗部长也投来关注的目光,显然这是在试探华国代表的应对能力。
"史密斯先生的消息似乎滞后了。"李毅飞从容举杯,"就在上周,我们的吕工集团刚刚投产了全亚洲最先进的智能化生产线。如果您有兴趣,欢迎随时实地考察。"
"空口无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