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在大宋各地掀起各种反抗行动。
这些赵孝骞都想到了,也做好了准备。
只是他没想到豪强地主们的反抗动作激烈到这个程度,居然连同归于尽的招数都敢使出来。
地主们舍得一身剐,赵孝骞舍得吗?
他当然也舍得,而且,他也坚信最后被剐的一定不是自己。
新政已经推行到这个程度了,赵孝骞根本没有退让妥协的余地,而他也根本不打算对豪强地主妥协。
韩林彦这个家族,正好拿来开刀,用来震慑天下的豪强地主,向天下人传递大宋皇帝的决心。
提起朱笔,赵孝骞在奏疏上批阅了一行字。
“韩林彦及族人明正典刑,可南京城外行斩,九族尽诛,勿复奏也。”
赵孝骞登基以来,第一次下旨诛九族。
这一家人必须要杀,公开地杀,明正典刑地杀,杀给南京的豪强地主们看,也给天下的百姓看。
不说韩家勾结官员乡绅侵占土地的事实,单只说韩林彦收买指使刺客,对大宋皇帝行刺,这条罪就足够整个韩家死一百次了。
赵孝骞沉思片刻,又取来一张纸,给郑朝宗写下了一道旨意。
韩家伏诛后,南京留守府须加速推行方田均税法,借诛杀韩家之余威,尽速清查辖下田亩,丈量各地田亩的官员差役下到乡村,由禁军护送跟随,地主但有反抗阻挠者,皆拿问治罪。
旨意下达后,赵孝骞背靠在椅子上,发出长长的叹息声。
《道德经》上说,“治大国若烹小鲜”,讲究的是火候和手段,而不是大开大合的激进套路。
这句话听起来有道理,但做起来实在太难了。
尤其是对国家的变法改革,打破旧规则,建立新规则,更是难上加难,有时候就连皇帝都要从鬼门关前转一圈,付出这样的代价,无非是为了延续国祚,让天下的百姓吃饱穿暖,江山皇权永固。
赵孝骞登基以来,基本没有空闲享乐,大半年了,就连后宫也没有宠幸过新的女子,如今的生活除了地位不一样以外,其他的都维持在当年还是楚王世子的水平。
他不知道自己在后世史书上会留下怎样的名声,当他坐到了这个位置上,手中的权力已到了巅峰,基本已无人能制约他的权力了,唯一能制约他的东西,名叫“良心”。
对天下人的良心,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良心之外,心底里还有一个东西,名叫“野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