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了家,到底还是将人里里外外尝了个透,才肯放过,还十分坏心眼地贴着她的耳根问:“就这点本事,还想要我的命?”
顾窈懒得理他,干脆翻过身背对着他,陷入了沉睡。
李聿把小崽子抱过来,放进顾窈怀里,然后从后面把两个人一起抱住,一家三口陷入沉沉的梦境。
自皇上下旨赐女子军正式规制,金印朱批昭告天下后,朝堂上明面上的反对声确实日渐消弭。
那些曾拍案怒斥“女子安能执戈”的老臣,或是以“阴阳有别、纲常难违”上书的言官,见圣意已决,便暂敛了锋芒,可眼底的不以为然与暗地的盘算,却从未停歇。
户部拨给女子军的冬衣粮草,虽数额未减,布料却掺了粗麻,棉絮也蓬松不足;兵部核准的兵器甲胄,交付时竟多有锈蚀缺口,问及便是“库房存货短缺,暂以次充好”。
更有甚者,暗中授意地方州府,克扣女子军招募新兵的粮饷,散播“女军难成气候,迟早解散”的流言,妄图从根基上动摇这支刚站稳脚跟的队伍。
可这般明里暗里的刁难,非但没能磨平女子军的志气,反倒激出了她们骨子里的韧劲。
军中姐妹都知道自己无背景可依,唯有实打实的功绩,方能站稳脚跟。
于是她们只有付出比男兵超脱十倍的努力,这些姑娘们非但没有被刁难他们的人打倒,反而凭着这股不服输的劲头,在半年内屡立奇功。
捷报传回京城,满朝震动。女子军的名声,也随着一次次功绩传遍四方,越来越多的女子主动投军,连京中勋贵家的女儿,也哭着喊着要入营历练。
朝臣们眼睁睁看着女子军羽翼渐丰,声势一日盛过一日,先前的刁难与流言如同石沉大海,反倒让这支队伍愈发坚韧。
他们虽心有不甘,却偏偏无计可施——皇上下旨钦定的规制摆在明处,女子军屡立奇功的捷报传遍朝野,百姓交口称赞,此刻再想发难,便是与圣意、与民心为敌。
那些曾联名上书的老臣,常聚在朝房暗叹,指尖叩着桌案却想不出半分对策。
连着商议了好几天,终于有人想出了一招釜底抽薪的对策。
女子军多是出身寻常人家,或是夫家不允、或是爹娘牵挂,最软肋便是身后的家人。
先是几位老臣暗中授意下属,差人去往各州府,找到女子军将士的亲属,或是晓以“纲常伦理”,说“女子抛头露面执戈,有辱门楣”;或是危言耸听,谎称“军中苦不堪言,死伤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