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佩然看到刘一民,高兴地把嘴咧到耳后跟,抱着刘一民的同时,死死地抓住他的肩膀:“一民,发财了,发财了呀!”
“《忠犬八公》在港澳和东南亚卖的好?”
“卖的特别好,目前光香江票房就有一千多万港币,东南亚票房达到了一千三百万美元,《联合早报》等报纸都认为这部电影非常优秀,是近年来我国在国际电影市场上为数不多的经典之作。
文章还认为,我们国内电影拍摄风格正在与国际接轨,对欧美票房进行了大胆地预测,预测不少于四千万美元。”
刘佩然这阵子高兴坏了,但见不到刘一民,总觉得自己的喜悦之情表达的不够。
“刘厂,高兴了吧?”
“高兴了,高兴了!痛快!痛快!”刘佩然的声音整栋楼都能听得见。
刘一民询问道:“《绣春刀》和《南侨赤子》年前还能上映吗?”
“能,怎么不能。你走之前,《绣春刀》就在剪了,《南侨赤子》稍微晚一点,剪辑师彻夜剪,已经快剪好了,《绣春刀》今天可以看。”
“真的?”刘一民觉得有点难以置信,又怕八一厂为了速度而乱剪一通。
“你放心吧,一民,我比你还上心嘞!”刘佩然笑着说道。
刘佩然带着刘一民找到《绣春刀》和《南侨赤子》的导演翟俊杰、卫廉、李文化和李俊。
李俊脸被晒的黢黑,头上还绑着绷带,说是回来的时候车子因为下雨撞了树。
“李导,你以后拍戏还是小心点吧。你这样,我都不敢再把剧本交给你。”刘一民说道。
李俊摘下帽子说道:“已经没啥事儿了,该交给我还得交给我啊!”
“哈哈哈!”
刘一民看向笑的最开心的李文化:“李导,这次拍的怎么样?咱们可是要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
“你放心,别的我不敢说,《绣春刀》绝对是目前国内最好的武侠电影,服装、功夫、镜头美学都是一流。只不过票房,我倒是不敢瞎说。”李文化说到最后,语气弱了下来。
“没事,只要拍的好,我相信观众一定会用手投票。”
一行人在会议室聊了聊他们这次拍戏的感受,一个个兴奋地手舞足蹈。翟俊杰、李文化三人讲着乌兰布统草原的风光,李俊讲滇缅公路的艰险。
李俊在老址上捡到了炮弹壳,用铜壳做了个小工艺品,送给了刘一民。
“李导,行,在艰苦的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