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两类作品,都已经初显成效。
假以时日,将华语电影市场的主导权从香江电影公司手中夺过来,也不是什么难事。”
“徐厂,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咱们不要讲成就,多讲讲问题。”
“问题嘛,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们沪影厂没有加入到这场伟大的电影事业里。”
刘一民笑着看了一眼话里有话的徐桑楚,暗道徐桑楚可真滑头,漂亮话一堆又一堆。
走进华侨公寓,徐桑楚跟刘雨和刘林打了一个招呼,摸了摸空空如也的口袋,暗道不好,竟然忘了拿东西。
刘雨和刘林盯着徐桑楚摸向口袋的手看了好久,迟迟不见手从口袋掏出来,刘一民轻轻地转了一下两人脑袋:“去看电视去。”
徐桑楚尴尬地冲刘一民说道:“忘了,忘了,我下去一趟。”
“哎呀,别客气,他俩啥都不缺,不能惯着他们。”
刘一民交代了一声,让两人好好地看电视,拉着徐桑楚走进书房聊天。
“徐厂,你们最近在拍什么片?”
徐桑楚说道:“拍的片子不少,其中一部我还比较看好,是顾华的《芙蓉镇》,估计拍出来卖的差不多,还能得奖。顾华的《芙蓉镇》,这本书你看了吗?”
“看了点。”刘一民应和道。
徐桑楚听出来刘一民弦外之音,好奇地问道:“怎么?你觉得写的不好?这可是得了咱们国家的茅盾文学奖。”
刘一民没有说话,转身将茶具摆在了桌子上,准备给徐桑楚泡茶。
看刘一民这个态度,徐桑楚就更好奇了。徐桑楚脸上不动声色,脑海里回忆着刘一民和顾华两人有没有过过节。
但是最终发现,两人的交往好像都很少。顾华《芙蓉镇》改编前,徐桑楚跟顾华交流过,也没发现顾华跟刘一民过多交集的地方。只不过当时他提起刘一民,顾华似乎也有点微词。
徐桑楚想用“文人相轻”来描述这种情况,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对,文人相轻的对象往往地位差不多,顾华虽然获得了茅盾文学奖,但跟刘一民相比,还差了一截。
顾华自《芙蓉镇》之后,也没有太多知名的作品。
最终,徐桑楚还是忍不住问道:“你们有个人矛盾?”
“没有,单纯看不上。”刘一民笑着举起手中的茶杯。
“为啥?”
“自己在书里各种批判,实则呢,跟女编辑搞到一起,让女编辑当情人。这种当面一套背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