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做一名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热爱学生的老师。文研所的经历或许不会让大家以后的日子里熠熠生辉,但是一定会成为大家难忘的记忆。
如果在工作和生活中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来信跟我探讨。”
听到刘一民的话,一些女学员甚至抹起了眼泪。
刘一民让闫真将评价表发放下去,随后又跟大家在燕大拍了一张合照。
接下来还有一个月时间,刘一民让他们不用忙于学习,好好看看燕京,深入社会,观察一下社会的变化。
8月初,黄祖默的电话经过几番周转,终于打到了北戴河。
“一民,《一个人的朝圣》在北影厂已经剪好了,你什么时候过来看看?”黄祖默激动地说道。
“剪好了?老黄,你什么时候到的燕京?”刘一民问道。
“拍摄好之后我先回了沪市一趟,最近半个月都在燕影厂忙着剪电影。跑到四合院,朱霖同志说你去北戴河了,我给作协打电话才要到了创作之家的电话。”黄祖默解释道。
从黄祖默的话里,刘一民听出他很想让刘一民尽快看到这部电影。于是刘一民决定,明天回燕京一趟。
抵达燕京厂后,黄祖默和焦晃激动地搂住刘一民的肩膀。夏天拍摄,黄祖默和焦晃都晒黑了许多。
“等事情好了,你们两个也先别急着回沪市,去北戴河休息一阵子再回。”
两人见刘一民如此盛情,于是爽快地答应了下来,不过得等到电影完全过审才去。
还没到审片室,汪阳快步走了过来:“一民,北戴河休息的怎么样?走,咱们一起去看看。”
“汪厂,你看过了吧?觉得如何?”刘一民笑着问道。
汪阳推开审片室的门:“我觉得很不错,黄导经过《忠犬八公》的历练,从画面、色彩到台词,我都觉得不错。就是有一点,选景选的都是很漂亮的,除了在表述主人公沮丧心情时,才会出现一些衬托沮丧的镜头。”
刘一民拍了拍汪阳的肩膀:“美好的故事,当然要用美好的镜头。文艺片嘛,镜头里要把文艺表现出来。”
汪阳嘟囔了一句:“就是有点太特么文艺了,我怕观众觉得假!”
“我看看。”
在两人对话的时候,黄祖默抿嘴笑而不语装作十分淡定的样子,其实内心十分忐忑。
要送影片参加国际电影节,需要通过相关部门审核推荐,他最怕国内相关部门不认可,不推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