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市政府出面干预,很容易被八一厂认为是在出尔反尔,这样非但无助于解决问题,反而容易让矛盾激化。
只有等到形势真正恶化了之后,才能让大多数人相信你是要收拾烂摊子,而不是要下场摘桃子。”
张延又何尝不知道这些道理,但是他却有另一层顾虑:“如果局面迅速恶化我倒是不怕,怕就怕他们搞的不上不下,一直半死不活的拖着,最终被横店影视城反超,到时候可就是积重难返了。”
《是,首相》里的‘四阶战术’可不只能用在政坛,用在这年头的国营企业也十分贴切。
很多国营企业就是拖垮的。
张延可不希望等到第四阶段,只能遗憾的表示:也许当初能做点什么,但现在已经太迟了。
听了他的顾虑,林领导屈指在扶手上敲了敲,沉吟道:“如果你想尽快解决这个问题,那就得找个合适的切入点,或者引入另外一股力量制衡。”
“您是说,引入港资?”
张延微微蹙眉,他对港资进入自己的核心地盘是有抵触的,但这确实是当下最好的选择。
有林领导在,完全可以包装成对港资的让利,给予港资行使监督的权利,打破现在八一厂一家独大,却又人心不齐的窘境。
同时在这个过程当中,津门市政府也可以顺理成章的收回一部分权利,这理由也是现成的:我们信得过八一厂,但我们得防着港岛资本家。
最终张延无奈道:“我回头先跟经开区的叶市长商量一下吧——到时候咱们可以尝试下,让港岛以协会或者团体的名义投资,到时候您也顺带跟他们谈一谈。”
林领导哈哈大笑:“这就叫挟港自重、两难自解。”
…………
从林领导的办公室出来,张延就给叶副市长打去了电话,叶副市长对此倒是相当欢迎。
目前影视基地表面看来欣欣向荣,运行方式在整个亚洲都是独一份,这时候能正好卖个好价钱,补一补经开区搞基建的亏空。
另外津门和江浙比起来,自然条件占据绝对优势,最大的问题就是资本和经营理念,引入港资之后,这两个问题肯定会大大减轻。
而且港岛剧组来内地取景的也越来越多,到时候有了港资背景,这些剧组肯定首选津门。
听叶副市长如此乐观,张延忙给他泼冷水:“港岛人一向急功近利,让他们主导经营未必是好事,咱们还是应该把经营权攥在自己手上,让影视基地在津门发光发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