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刀,亦或…他人之盾。”他在回信中冷静地剖析道,字字句句,直指核心。
当夏玉溪收到这封回信时,心中的震惊无以复加!这哪里像一个十二岁少年的见解?这分明是久经朝堂、洞悉人性的老辣政客才能做出的精准判断!而且,这与《云泽纪事》中后期对几位皇子的评价几乎完全吻合!慕容云泽,他仿佛天生就带着一副洞察世事的“帝王之眼”,那些权谋的种子,早已深埋在他的血脉之中,只待时机破土而出。
意识到这一点,夏玉溪开始更加有意识地收集信息。她甚至利用孩童身份不易引人注意的优势,在父亲书房无人时,偷偷溜进去,快速翻阅那些并非绝密、但能反映朝局动向的奏折抄本或邸报摘要,将关键内容默记于心,回去后再迅速誊写下来。
“这些…对你可有帮助?”她在信中小心翼翼地询问,心中忐忑不安。
“甚有助益。”慕容云泽的回信很快抵达,字迹沉稳,“然风险过大,极易暴露。玉溪,切记,保全自身为要。此类举动,万勿再为。”他总是这样,在获取信息的同时,最先考虑的永远是她的安危。
景和十三年的冬天,来得格外早,也格外冷。凛冽的寒风如同裹挟着冰碴,刮在脸上生疼。皇帝的病情,如同这恶劣的天气,急转直下。一次剧烈的咳喘之后,竟陷入长时间的昏迷,御医轮番诊治,依旧束手无策,只能摇头叹息。整个皇宫的气氛,瞬间紧绷到了极致,如同拉满的弓弦,随时可能断裂!
慕容云泽通过徐嬷嬷的渠道,得知了更令人心惊的消息:林皇贵妃已暗中数次召见禁军副统领,许以重利;惠妃的兄长,那位手握重兵的镇西将军,也已收到密信,正以“述职”为名,率领一支精锐亲兵,星夜兼程,朝着京城方向疾驰而来!
“山雨欲来。”慕容云泽在给夏玉溪的信中,只写了这四个字。力透纸背,重若千钧。
夏玉溪握着这封简短却沉重的信,指尖冰凉。她当然明白这四个字的分量!夺嫡之争,这原本应该在几年后才爆发的血腥风暴,因为皇帝的突然病危,竟要提前上演了!而风暴的中心,是那些早已成年、羽翼渐丰的皇子们。慕容云泽呢?他才十二岁!虽有徐嬷嬷、秦侍卫相助,但根基浅薄,在那些庞然大物面前,无异于狂风巨浪中的一叶扁舟!书中,他正是因无人将他视为威胁,才得以在惨烈的兄弟阋墙中幸存到最后。可如今剧情已变,风暴提前,他还能安然无恙吗?
巨大的焦虑如同毒蛇般噬咬着夏玉溪的心。她不能再仅仅依靠树洞传递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