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将她置于苏嬷嬷这样严苛到不近人情的教导下,是让她最快成长、最能锻炼出真正掌管六宫能力的唯一途径。他需要的不只是一个美丽、温婉、令他心动的皇后,更是一个能与他并肩而立、有能力、有魄力掌管好后宫这个复杂小朝廷、为他稳定内廷、让他无后顾之忧的贤内助和得力臂膀。
这一日,苏嬷嬷给夏玉溪出了一道极具挑战性的难题:核查尚服局为即将到来的先帝冥寿祭礼所需置办的一批祭器与特定规格布料所呈上的预算清单。这份清单项目繁多,涉及各种礼器、幡幢、帷帐、祭服等,金额巨大,条目复杂。
夏玉溪知道这是对她近期学习成果的一次重要检验。她不敢怠慢,花了整整两天时间,将自己关在书房里,对照着内务府颁行的《宫闱用度则例》、往年前朝类似祭礼的旧档记录、甚至设法通过秦峰的关系,了解了当前市面上相关物料的大致价格区间,逐条仔细核对预算清单上的每一项内容。她反复演算,比对规格,质疑不合理的溢价,查找可能存在的重复计算或模糊条目。最终,她发现了几处价格明显偏离常规、以及一些将普通物料标注为稀缺品以抬高预算的疑点。她将自己的发现、计算过程、质疑理由以及建议的修正方案,用工整的小楷详细记录下来,形成了一份条理清晰的报告,呈给了苏嬷嬷。
苏嬷嬷接过那份墨迹未干的报告,戴上一副老花眼镜,一字一句,极其仔细地审阅了将近半个时辰。殿内静得只能听到烛花偶尔爆开的轻微噼啪声。夏玉溪屏息凝神,心中忐忑不安。
终于,苏嬷嬷放下了报告,摘下了眼镜,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但眼神深处,却掠过一丝极淡的、几乎无法察觉的赞许之色。她将报告递还给夏玉溪,只说了言简意赅的两个字:“去问。”
夏玉溪瞬间明白了苏嬷嬷的意思。这不仅仅是核对账目,更是要她亲自去尚服局,与那些经验丰富、可能心存轻视的掌事女官面对面地对质。这是学习,是实践,更是她作为未来皇后,第一次在宫人面前展现能力、树立威仪的绝佳机会,也是一次不可避免的考验。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紧张,仔细收好报告,唤来锦书为她整理了一下略显素净的宫装,又请苏嬷嬷指派了一位熟悉尚服局事务、为人沉稳的掌事太监随行,一行人便朝着位于皇宫西侧的尚服局走去。
尚服局的掌事女官是一位姓郑的嬷嬷,年近四旬,在宫中经营多年,面色白皙,眼神精明,见到夏玉溪前来,虽依礼恭敬参拜,但言语间不免带着几分对这位年轻未来皇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