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允准阅览一些非涉密的地理志、医书杂记;加之女医署往来各府,偶闻些许民间实情,便胡乱结合起来思忖。北郡旱疫,臣妾深为忧心,想着若能尽绵薄之力……便不自量力,写了这些。若能对陛下有一丝启发,便是万幸。”
“岂止是一丝启发!”慕容云泽目光灼灼地看着她,仿佛重新认识了她一般,“溪儿,朕一直知你聪慧,却不知你于政务竟有如此天赋!你这份心思,这份见识,埋没于深宫,实在是可惜了!”
他拉着她的手,走到巨大的大胤疆域图前,指着北郡的位置:“你看,你提出的分阶段治理漕运,先保畅通,缓修次要河段,集中力量救灾,朕觉得甚为可行!还有这民间互助之策,若能推行,可大大减轻朝廷压力,更能收聚民心!”
他开始就着册子上的内容,与她详细讨论起来,从疫病防治的具体措施,到如何激励民间帮扶,再到可能遇到的官吏执行不力等问题。夏玉溪起初还有些拘谨,但见慕容云泽是真的虚心求教、平等探讨,便也渐渐放开,将自己所思所想和盘托出。她言辞未必华丽,但逻辑清晰,角度往往从实际民生出发,带着一种女性特有的细腻与周全,让慕容云泽屡有茅塞顿开之感。
这一次长谈,持续了近一个时辰。慕容云泽丝毫没有感到厌倦,反而兴致勃勃。他发现,夏玉溪不仅提供了具体的建议,更重要的是,她提供了一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一种更贴近底层、更注重实效、更充满人情味的视角,这恰恰是高高在上的帝王和习惯于公文往来的朝臣们有时会忽略的。
自那日后,慕容云泽在处理某些特别棘手或关乎民生的政务时,开始有意识地征询夏玉溪的意见。有时是让秦峰送去一些不涉核心机密的奏章节略或议题;有时是在晚间歇息时,与她谈起朝中遇到的难题,听听她的看法。
夏玉溪始终保持着谨慎和谦逊,从不主动干预,只在慕容云泽问及时,才细细思量后作答。她深知后宫干政是大忌,自己的角色应是辅佐而非主导。她的建议也多从“惠民”“安民”“巩固民心”的角度出发,符合仁政之道,且注重可行性,避免空谈。她善于利用自己通过女医署等渠道了解到的民间真实情况,来补充和修正官方奏报中可能存在的偏差或遗漏。
例如,在讨论如何整顿京城治安时,她提到女医在一些低品级官员或普通士绅家中所闻,关于某些街区地痞骚扰、夜间行路不安全的情况,建议加强夜间巡防和坊市管理,而不仅仅是盯着几个大案要案。又比如,在商议平抑京城粮价时,她根据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