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祚、平衡阴阳,向有选秀纳妃之规。今陛下登基已近三载,大婚亦过半载,然中宫至今未有喜讯。臣斗胆进言,为江山社稷计,为皇嗣昌盛计,应循祖制,敕令礼部及内务府,筹备选秀事宜,广选良家淑女,以充后宫,早日为皇家开枝散叶,此乃稳固国本之要务也!”
此言一出,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殿内顿时响起一片低低的议论声。不少官员,尤其是那些家中有适龄待字闺女、或本就对皇后独宠心存疑虑的保守派,纷纷露出赞同或期待的神色。
慕容云泽面色不变,眼神却微微冷了几分。他尚未开口,另一位御史台的官员也出列附和:“尚书大人所言极是!陛下,后宫虚悬,非国家之福。中宫贤德,然皇嗣之事关乎国运,宜未雨绸缪。选秀纳妃,非为私欲,实乃遵循古礼,彰显陛下敬天法祖、重视宗庙之心啊!”
紧接着,又有几位官员出列,引经据典,从周礼讲到汉制,从“多子多福”讲到“雨露均沾”,言辞恳切,仿佛若不立即选秀,江山便有倾覆之危。
龙椅之上,慕容云泽静默地听着,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扶手上的龙首雕刻。他目光扫过殿下那些慷慨陈词或暗自点头的臣子,心中清明如镜。这哪里是什么单纯的“遵循祖制”、“稳固国本”?背后交织的是各方势力的盘算:有想借此机会将自家女儿送入宫中,攀附皇权、光耀门楣的;有担心皇后一族势力坐大,试图引入新人加以制衡的;也有部分确是出于对皇嗣问题的传统担忧的。
他心中涌起一股烦躁与冷意。他与溪儿新婚燕尔,感情日笃,他享受这种彼此唯一、心灵相通的亲密,从未想过要第三人插入其中。皇嗣固然重要,但他相信与溪儿会有自己的孩子,只是时间问题。这些臣子,为何如此迫不及待?
“众卿之意,朕已知晓。”待几位大臣陈述完毕,慕容云泽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选秀之事,关乎礼制,亦关乎朕之家事。祖宗旧制,朕自然知晓。然,朕与皇后新婚未久,此事不必急于一时。容后再议。”
他试图用“容后再议”将此事暂时压下。
然而,提议者显然有备而来。一位素来与太后娘家有旧的宗室郡王出列,语气带着几分倚老卖老:“陛下!‘容后再议’恐非良策。皇嗣乃国本,关乎天下安危,岂能儿戏?中宫若是一直……”他顿了顿,似乎觉得言辞过于直白,改口道,“若是一直福缘未至,难道陛下就要空置后宫,令天下臣民不安吗?还请陛下以社稷为重,早作决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