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文物鉴定中心位于康城市文化园区内,是一栋颇具现代感的玻璃幕墙建筑。上午九点,老周带队抵达时,中心刚刚开始一天的工作。
邢从舟跟在老周身后,目光迅速扫过大厅环境。他的注意力被墙上的专家介绍栏吸引,其中就有吴专家的照片和简介:吴启明,陶瓷鉴定专家,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曾参与多项重大考古发现的研究工作。
照片上的男子戴着金丝眼镜,面带微笑,看上去文质彬彬,与老糖王描述的“文化人”形象颇为吻合。
鉴定中心主任接待了警方一行,他是个微胖的中年人,额头冒汗,显然对警察的到访感到紧张。
“吴专家今天请假了,没来上班。”主任擦着汗说,“他昨天下午就请假走了,说是家里有点急事。”
老周与邢从舟交换了一个眼神。时间点很巧合。
“我们能看看他的办公室吗?”老周问道。
“当然,当然。”主任连忙点头,带着他们来到二楼的一间办公室。
办公室整洁得近乎刻板,书籍和文件排列得一丝不苟,桌上除了一台电脑和几本专业书籍外,几乎没有个人物品。邢从舟注意到,书架上大部分是陶瓷类专著,只有少量关于青铜器和玉器的书籍,而且看上去很少被翻阅。
“吴专家主要负责哪方面的鉴定工作?”邢从舟问道。
“主要是陶瓷,特别是明清瓷器。”主任回答,“他是这方面的权威,偶尔也会参与其他门类的鉴定,但不是他的主业。”
“他最近有没有什么异常表现?或者经济上有什么问题?”
主任犹豫了一下:“这个...不太好说。吴专家性格比较内向,不太与人交往。至于经济状况,听说他最近买了新房,还在郊区买了别墅,应该是不差钱。”
邢从舟走到书架前,仔细查看那些关于青铜器的书籍。他发现这些书几乎都是崭新的,几乎没有翻阅过的痕迹。
“吴专家对青铜器有研究吗?”
“基本的鉴定知识是有的,但不算专家级别。”主任说,“我们中心有专门的青铜器专家。”
邢从舟的疑虑更深了。一个主要研究陶瓷的专家,为什么会频繁交易高古青铜器?这与“隼”的行为模式不太相符。
技术队的同事开始对办公室进行勘查,收集指纹和可能的相关物证。邢从舟则专注地检查书架和抽屉,寻找任何可能与案件有关的线索。
在抽屉最底层,他发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