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豪们不断交锋,各怀心思,每一次举牌都仿佛是一场无声的较量。
5分钟后,价格就逼近了50亿。
竞争压力依旧不小。
这个价格,已经超过了原本大家都以为的45亿,显然的几个富豪对这个项目都非常看好。
关祖也一样,这个项目赚钱都是小事,主要是名声、实力。
“51亿!”
“52亿!”
“53亿!”
连涨3个亿!
这下,几个富豪都闪过了犹豫之色。
“53亿1000万!”
“53亿2000万!”
接下来速度开始减慢了。
李基老板盘算了一下,他还有一个项目计划,在中环有一块地(未来的港岛国际金融中心(1998年第一期)(二期就是那个被港岛市民吐槽‘蚊香’的那栋楼,如图))。
(ps:图左边矮的,就是一期。)
现在这个中环广场,并不是李基老板的唯一选择。
于是,他选择放弃了。
而此时,吴老板也犹豫了,就跟关祖所说的,他九龙仓集团有海港城,不差地标建筑。现在价格有点超预期了。
于是,吴老板也选择了放弃。
太古集团这边,太古集团更是有好几个地标,看着关祖、马来·郭老板依旧气势不减。
想了想,也选择放弃。
于是,现场就只剩下了关祖和马来郭老板,两人来回争夺。
郭老板需要一个建筑,来体现他的实力。
关祖:“54亿!”
郭老板:“54亿1000万!”
关祖:“55亿!”
郭老板:“55亿1000万!”
关祖毫不犹豫:“56亿!”
郭老板:“…………”
迟疑了。
接下来,他开始为难。
他跟关祖不同,关祖的钱是市民的钱,70亿打底,而且后面钱不够了依旧可以继续筹!
而自己呢?
如果拍下了这部分股权,未来还需要投20多亿继续盖楼……也就是说70多亿近80亿在未来两年内是没办法兑现的了。
自己扛不扛得住?
就算放银行抵押,会不会增加资金周转风险?
想到此,
他叹了口气,不再举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