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的就是大雨!
柳茹茵带着宝根也跟了过去。
队里种玉米的地方多数是新修的梯田,因为这种地形利于排水。(1960年,淮柔地区梯田约占总田亩的15%,尤其是山区更多。)
山坡上大雨里,老人孩子们奔来走去四处掘开田埂,让水加速往下流。
宝根一开始还觉得挖泥巴挺好玩,可很快他就开心不起来了。
雨实在是太大,哪怕一块地里的田埂被挖开好几处,但流出的水还是不如天上给的多。
很多田地里根本看不到地面,只是白茫茫的一片水光。
有老农在雨里嚎啕大哭。
“留点吧,给咱们留点吧!”
也有老太太一边不停的舀水一边对着天空高声怒骂。
宝根吐出一大口雨水,又擦了把脸,他的小雨衣里已经全湿了。
“可惜了,那种能抗涝五到七天的玉米种子鲁单50要到八十年代才有。”
想起他当初被市里组织去北方鲁省参观旅游看到的那一大片玉米地。
一开始他们这些南方干部还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的。
直到今天看到这场景他才亲身体会到,一个抗涝的品种对北方农村的重要性是有多大。
等于让北方的秋季生产有了保障,而不是再完全靠天吃饭!
宝根蹒跚着来到梯田的最下方,把手伸入了田中的水里。
不一会又把手偷偷伸入旁边的沟渠。
“咦?”
过了会儿,有个老人惊疑了一声。
“田里泄水的速度怎么快了这么多?”
好在宝根他们只熬了一天,从27日开始雨逐渐小了下来。
28日下午云开雨散,大太阳晒得人一身透汗。
队里的人都回到了村里,纷纷在晒被子、晾衣服,河边到处都是在清洗衣服的妇女,而男人们则继续泡在田里。
雨虽然停了,但山上依然不断有水流下来灌进田里,他们得继续排水。
宝根又跑过去“吸”了一肚子水。
不过他这回不敢直接放沟渠里,因为没下雨大家都看得明明白白的。
他准备找个没人的地方偷偷放进河里。
河边的某处树荫下,林稻花在洗衣服。
她选的地方幽静,周围几十米内就她一个人在。
某个姓牛的青年慢慢的潜入水中,他盯着对岸的倩影一阵阵口舌发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