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门,门后便是中院,正好把客人区和操作区分开。
穿过月亮门进了中院,吴天德忍不住点头。院子不大但方方正正,铺着青石板,下雨天也不怕泥泞。
左侧两间厢房,面积一般大小,一间做厨房正好,排烟口对着院墙,不会呛到客人;另一间厢房,内放小床两张,刚好给店里的帮工们居住,省了额外租房的开销。
右侧两间厢房,一间可以隔成仓库,堆放米面粮油再合适不过,比租外置仓库方便多了。一间可以做外书房,兼做接待会客之用。
院子中央那棵老槐树长得枝繁叶茂,夏天还能挡挡日晒,让后院不至于太闷热。
绕到中院尽头的垂花门,便是后院了。比起中院的规整,后院多了几分清幽。
不大的院子里种着些不知名的花草,墙角还有口压水井,水质清冽,用来洗菜做饭都方便。
正对着垂花门的是一正两耳,东西两侧厢房各一间,窗户纸都是新糊过的,屋里铺着青砖,虽不算奢华,但收拾得干净整洁。
吴天德心想,自己平时住在这儿正好,前院忙完了回后院歇脚,既方便照看铺子,又能有个清静的住处。
他站在后院抬头望了望,前院大堂临街迎客,中院做饭囤货,后院起居歇息,整个铺子从外到内动线分明,正好契合快餐店“前店后厂”的需求。
这宁荣街本就是人流密集的地方,有这么个格局周正的老铺子打底,生意想来差不了啊。
总的来说,吴天德对这间商铺很是满意,他正打算向鲍二询问,究竟需要多少两银子,才能把它买下来时,却冷不防听到后院正房中,传来了一阵激烈的争吵声。
“莫非是有产权争端?这个鲍二想要坑我?”想到这里,吴天德看向鲍二的眼神,变得有些严厉起来。
“这属于什么情况?”吴天德径直问道。
鲍二便小声介绍说,这是焦大和他老弟焦二一家人在吵闹。
焦大已年迈,膝下却无儿无女,他老弟焦二便拖家带口,从金陵那边赶过来,准备吃绝户。
他们不仅占了焦大在荣府后街上的那处三进四合院,还赶走了这家粮油铺的掌柜和伙计,也学着做起了生意。
奈何焦二一家人,确实不是做生意的料,也或者人家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中饱私囊,总之,焦二一家人来了之后,不仅焦大再也不能从这家粮油铺得到盈利,反而还贴补进来了许多银子。
焦大虽然老了,但却也不傻,他便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