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仗打成这样,就太闹心了。
李佑恭忧心忡忡,三天后,他得到了一个让他有点哭笑不得的结果,武器装备的确全都没有了,这是不争的事实,但也没有流向海外之类的地方。
确切地说,这些总计价值四十二万银的武器装备,除了在账上存在,现实里,根本就没存在过。
四十二万银里有三十七万银,都被三司衙门、广州府衙门,给挪作他用了,几乎绝大多数,都挪到了丁亥学制的推行之上,因为朝廷对丁亥学制十分的关注,为了取得一些更好的成效,才会这么做。
在事上和安下这个矛盾中,广东地面官员选择了事上又安下。
整肃武备,的确可以保一方安宁;可是推行丁亥学制,既可以满足朝廷的指示,又可以让百姓真的能上三级学堂。
广东巡抚刘继文,显然对这些银子的去向一清二楚,所以他才会出面阻拦。
这个武库案真正被装到官吏口袋里的银子,只有不到六万银。
三十一万银里,十五万给了广州大学堂,十五万给了广州地面三级学堂营造学舍。
李佑恭面对这个结果,放下了内心的杀心。
“就不怕倭患再起?这般挪用武库之费。”李佑恭亲自去看过广州大学堂,建的真的好,不输于京师大学堂的庞大规模,同时也看到了落在实处的三级学堂。
广州府的丁亥学制不仅落到了实处,甚至不逊于松江府。
丁亥学制推行最好的地方是松江府,其次是广州府,然后才是京师,京师可是最先试点,京师情况复杂,户部审计严密,搞不了这些歪门邪道。
刘继文颇为坦然的说道:“这门口就是南洋水师,连以前比较多的粤东水匪都销声匿迹了,光是电白港,就停着七艘快速帆船。”
倭患这个事儿,刘继文有不同的看法,他觉得倭患能够凶焰滔天,原因之一是嘉靖禁海。
嘉靖禁海的力度甚至超过了洪武年间,导致把海权拱手让给了这些倭寇水匪,而当初禁海的嘉靖二年,倭人争贡,导致祸乱。
而当时朝中主流看法是:倭患起于市舶,遂罢之。
严厉的禁海制度实行,大明连船都没了,海权自然落入敌手。
北人可能不太理解这个逻辑,等同于说北虏禁养马,把马都杀了,没了马匹的北虏,连军屯卫所半农半兵的军兵,都打不过。
这是一个错误的政策,大明缺船少兵,最终,倭患在嘉靖二十九年爆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