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文康世可是娶了蔡确的侄女的!
这样想着,蒲宗孟的拳头就攥的更紧了。
他是绝对不想,也不愿意有人横插一刀,夺走他志在必得的左相大位!
须知,元祐的左相,可不是元丰的左相,不过是个皇帝的傀儡。
元祐时代的左相,韩绛、吕公著都是大权在握,主持都堂,协调两府,总领六部,号令天下的实权宰相!
虽说,还比不上汉代的丞相和魏晋的中书令,那么的强势。
还要受到其他宰执的掣肘。
尤其是都堂集议的时候,一旦有人反对某个政策/法令,就需要两府投票。
争议过大的时候,还需要召集六部、两制集议。
还得征求元老们的意见。
但左相却是除了天子和垂帘太后外,唯一一个有权单独发起某个政策或者法令的人——虽然事后,依旧需要请旨批准。
然后还得走一遍完整的三省流程——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复核、尚书省颁布、执行。
但其他人,想要发起政策、法令,则需要先请旨,得了圣旨允准,才能在都堂内以圣旨的名义,召集集议。
除此之外,左相还有权调整某位执政的分工。
比如说,他蒲宗孟现在以右相兼中书侍郎,提举户部、礼部内外公事。
其中户部的分管差遣,是天子在拜相诏书中所授。
而礼部的事务,则是左相吕公著在都堂分配给他分管的。
这就是左相的权力!
对其他宰执的职权,进行分配、调整。
虽然,需要请旨才能施行。
可元祐以来,宫中对于左相在都堂内部的职权调整,从未拒绝!
也正是因此,两位元祐宰相——韩绛、吕公著,被坊间称为:真宰相!
所以,蒲宗孟才会如此的渴望,登上左相大位!
对他来说,那个位子,哪怕只是坐一天,都是好的。
“看来……吾得抓紧时间,多写几篇‘涓滴理财’的文章了!”蒲宗孟在心中暗暗说着:“更得在户部和都商税院中,做出成绩来!”
冯京和蔡确的合流趋势,让他无比紧张。
兼之,福建那边的消息,章惇在小祥过后,恢复正常的社交,开始和故旧通信,同时也开始陆陆续续的写札子进京,和官家邀宠。
而宫中更是每隔半个月,就会派人南下,带着赏赐,前往福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