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都不用做,想想怎么过徐老师这一关……”
应克勤离开以后,王文同坐在椅子上,脑子里不断环绕刚才听到的话。
猛然间,他回过神来,赶紧查了一下电脑上的资料。
‘视觉光感模型’项目,已结题,财务部门经费审查通过,验收方电科集团第三十二研究所,评价‘优异’。
再往下看,管理方高科司综合处管理办公室,评价‘极差’,下面还有他个人的签字。
只看两个截然不同的评价,都知道肯定是有问题了。
王文同用力拧着眉,手指用力戳着脸颊,仔细想着刚才应克勤的话。
对面的办事员曾平国忽然凑了过来,小声抱怨了句,“王主任,这个项目的事情也怪不到我们吧,他们做结题申请……”
王文同挥手打断了他的话,摇头道,“你听到应主任说的话了吧?对错不重要,结果才重要。”
“即便一切都按规章制度办事。但还是我做的决定……”
他说用力按了按额头,“小曾,你回去,我再想想。”
王文同还是没理清楚,他仔细想了好半天,发现不是做的有什么问题,最大的原因还是对方的研究有成果。
对方的成果还让验收方,也就是电科集团非常满意。
这就是最想不到的地方!
最初开会谈项目的时候,方永生院士认为,只靠光学材料的颗粒性组合设计,隐形球就已经是极限了,不可能再继续提升。
“除非是转为超材料,但微纳光学研究所并没有研究光学超材料的环境。”
“这个项目没有前景,最多就是做一些实验,得到一些数据,也就是这样了。”
“看他们申请团队,只有张明浩和孙雯,据我所知,孙雯只是很普通的研究员,一直没什么大的成果,她的团队只有几个人……”
方永生院士是光学材料领域最顶级的专家,他判断项目没有前景的理由也非常充分。
另外,陈北同教授也做出了同样的判断。
陈北同比不上方永生院士,但也同样是最顶尖的光学材料专家,有成果还转化为了应用。
‘视觉光感模型’项目,也同样属于光学材料的研究范畴内。
两个最顶尖光学材料专家做出的判断,又怎么会错呢?
即便是判断错了,项目开启才仅仅几个月,对方就有让验收方满意的成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