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的选用、工具的损耗、制作的时长、遇到的难点等等。
他的态度始终平和,没有丝毫不耐,更没有寻常贵族官员对待工匠时那种不自觉的轻视。
李逸尘在一旁静静看着,心中念头转动。
李承乾此举,显然是在实践他昨日所说的“依靠并扶持真正创造财富的力量”。
他在尝试打破那层无形的壁垒,直接与这些生产力的直接创造者沟通。
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最初的惶恐过后,工匠们发现这位身份尊贵的贵人竟然真的在关心他们的活计,眼神中渐渐多了几分惊异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
同时,李逸尘也在仔细观察着这个时代顶尖的木工作坊。
他看到工匠们使用的工具——斧、锯、凿、刨、尺、规、矩,其基本形态与他认知中的传统木工工具已相差无几。
他们的榫卯结构技艺纯熟,无需铁钉便能构建出坚固的框架。
这让他心中不禁感慨古人的智慧。
然而,他也看到了效率提升的空间。
工作台的布局似乎可以更合理,以减少工匠不必要的走动;
一些工具的握持部位或许可以根据人体力学稍作改良,以减少长期劳作对手腕的损伤;
不同工序之间的衔接显得有些随意,可能存在等待和重复搬运的浪费。
但这些想法,他暂时只能放在心里,需要寻找合适的时机提出。
离开木工作坊,段纶又引着众人前往铁匠作坊。
还未走近,便感到一股热浪扑面而来,叮叮当当的金铁交击之声不绝于耳。
铁匠坊内,景象更为炽热和粗犷。
数个高大的炼炉燃着熊熊火焰,鼓风囊呼呼作响。
赤着上身的壮硕工匠们,古铜色的皮肤上汗水淋漓,他们挥舞着沉重的铁锤,在铁砧上反复锻打着烧红的铁块,每一次敲击都迸溅出耀眼的火星。
李承乾依旧没有在意环境和高温,他走近一个正在锻打一把锄头的工匠,仔细观看他的动作。
那工匠全神贯注,并未立刻察觉身后站了人。
直到他将初步成型的锄头浸入水中,发出“刺啦”一声,腾起大片白雾,才猛地回头,看到一大群官员,顿时吓了一跳。
“不必惊慌。”李承乾示意他继续,然后问道,“打造这样一把锄头,需多久?用料几何?”
那铁匠喘着粗气,用挂在脖子上的汗巾擦了把脸,答道:“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