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帐内。
荀攸独坐席上,聚精会神的盯着手中的竹简。
这竹简是法正为免荀攸太无聊,取来给荀攸打发时间的。
荀攸原本也只是随意翻翻,翻着翻着,荀攸就觉察到了不对劲。
这标注为《卢注论语》的书,让荀攸有一种以前是不是学歪了的错觉。
譬如这开篇就是一句:人道孔子周游六国是为传道受业,我却言,孔子周游六国,只求一败。
差点没惊得荀攸将书掉落,内心更是不断的质疑反问:这真的是大儒卢尚书所注论语?我怎么从没见过这个版本?
又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注解为:我喜欢钱,所以拿走你的钱,这是很有道理的!
看到这个注解的时候,荀攸下意识的就想到了刘备在诛杀宦官时搬了几百辆宦宫的金银珠宝。
这不正好对应了“刘备喜欢钱,所以拿走宦官的钱,这是很有道理的”?
又如“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注解为:欲做大事,不能犹豫。只要犹豫,对面便站起来了,不犹豫便能直接将对面打废。
这不正好对应了“刘备高呼要护送陈留王去雍州然后带兵打回洛阳,直接让众臣不敢站起来。”?
再看“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注解为:把人打到濒死,说的话就好听了。
虽然刘备没有将董、袁二人打死,但董袁二人的确在西苑议事的时候变得和蔼可亲了。
在看完整篇《卢注论语》后,荀攸便断定,这根本不是卢植所注,这就是刘备所注!
只有刘备的行为举止才符合这《卢注论语》中的注解内容!
但看久了后,荀攸又觉得这些注解又颇有新奇之处。
荀攸虽然是荀子之后,但也不是迂腐不化的腐儒,在看的同时将其与所学兵谋结合后,又仿佛悟出了新天地。
正看得津津有味时,刘备如一阵风一般闯入大帐,看到荀攸便热情的行礼:“公达,别来无恙乎?”
目光瞥到荀攸手中的《卢注论语》,刘备嘴角不由抽了抽:孝直怎把这书给公达了,以公达之智,必会看出这不是卢师所注。
荀攸放下《卢注论语》,起身回礼:“昔日颍川一别,皇叔风采更胜,令人羡慕啊。”
寒暄一阵。
荀攸言及正事,问道:“皇叔以为,董卓今为司空,是祸是福?”
看着变得严肃的荀攸,刘备不由想到了荀攸刺董一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