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的军队和志愿者互相联络,地雷和铁丝网就更加简单了,壕堑战必备。
“那没问题。”舒曼一听果然是防御性设施和武器,唯一有杀伤力的是地雷,谁都不会把地雷当做是武器。
这样维护和前殖民地独立后的国家友好关系就很有必要了,也不用担心美国的压力。
科曼有一个战友,也刚好休假返回巴黎,就是在奥地利法军部队服役的阿兰,许久不见,甚是想念。几个人在一起气氛很是热烈,科曼还邀请了菲利普戴高乐,四个人一起聚餐。
“早点回来,我可准备去美国了。”艾娃加德纳满脸不舍的小声道,“我走了你上哪找这样的女人陪伴。”
“说的有道理,我肯定回来的早。”科曼一副舔狗样,点头哈腰的保证,已故日本首相安倍桑,见到懂王的时候和他此时的样子差不多。
啤酒和烤肉成了这一次聚会的点缀,科曼频频向阿兰举杯,询问在奥地利的服役经历,笑容出现在几人的脸上。
话题不可避免的聊到了现在的热点问题,德国越发紧张的局势,以及停战四周的中东战争,哪怕身为海军,菲利普戴高乐也很感兴趣。
“其实对于以色列那种国家来说,如果位置合适,大炮都是战略武器。”科曼喝了一口啤酒,啧啧的道,“可惜最适合设置炮兵阵地的地方,是约旦河西岸,如果在那里设置炮兵阵地的话,犹太人所有定居点都在火力覆盖范围之内。叙利亚那边的位置还是有些偏移。”
巴勒斯坦南北长东西短,接壤约旦的东线才是以色列真正的弱点,可是恰恰落在了一个所谓圣裔家族的手里。
科曼一直都怀疑约旦在历次中东战争当中的真正角色,也许约旦王室本身没什么问题,但落后的国家政体,客观上保护了以色列最薄弱,根本无法防守的漫长东线,只要约旦不参与中东战争,以色列虽然人口少,但仅仅面对南北两线接触面不大的边境,还是有办法的。
如果约旦处在一个类似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共和国政府手中,以约旦所面对的位置来说,以色列绝对不难掉以轻心。
“你有段时间总是说,现代战争是炮战。”马丁打了一个哈哈,提及科曼之前的将军语录。
“长期战争的话,确实是炮战。”科曼承认自己之前的言论,尤其是想起来了二十一世纪的几场战争,现在战争果然是炮战,将军说得对啊。
北约国家提供的灭俄神器,在高强度冲突当中也没怎么样。
完全符合我不上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